【特別報導】珠白玉潤:德化陶瓷

【作者】 文_林宜慧/旅讀中國、旅讀編輯部 圖_陳育陞/旅讀中國 特別感謝_ 泉港區文旅開發有限公司

2020年9月號 第103期
2020-09-10

 

「刺桐城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雲州,製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瓷市甚多,品質皆是可以想像到最美麗的。」—馬可波羅

 

福建德化與江西景德、湖南醴陵,並稱為中國三大瓷都。宋元時期,依託興盛的海上貿易,大量中國瓷器外銷世界,白瓷成為中國在西方的象徵代表物。由於地利之便,外銷瓷品尤以德化最為大佔比,其晶瑩細緻、薄而堅致、釉色滋潤、白裡泛青的標誌性質地,歸功於德化這座山城獨有的高嶺土質。

宋元時期,德化有超過四十處瓷窯,大量燒製青瓷、青白瓷、以及白瓷的各式日用生活器皿、香爐、瓷盒等。大量雲遊僧人、伊斯蘭教徒到泉州定居,宗教儀軌用來盛水洗手的「軍持壺」,也是德化外銷瓷的主要產品之一,現今於世界各地考古挖掘的軍持壺,出自德化窯者佔最多數。

除了外銷,德化白瓷也向朝廷進貢,得到帝王賞識,據《安平至》載:「白瓷出德化,元時上供。」明清時期,德化的白瓷燒製技術更上一層樓,並轉向更具藝術價值的「瓷雕」,生產各種瓷雕造像、佛教人物、民間諸神、歷史名人等,各式姿態,素雅莊嚴、出神入化。自此,德化孕育出一批批美術工藝大師,不斷探索與創新,承前啟後,人才輩出,開闢出德化自成一格的藝術瓷雕道路。

與大師對話:手藝人 林祿揚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化瓷燒制技藝省級傳承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德化艷陽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做佛像跟人物必須要有神韻在裡面,這是機器做不來的。」

問:您當初是怎麼投入這個行業的?
答:八一年時,德化新辦了一所職業中學,我八二年去讀的第二屆,讀雕塑行業。畢業後成績不錯,留在校辦工廠工作,八七年的時候出來闖。

問:您創業的時候大概幾歲?
答:我第一次創業時二十一歲,失敗了(笑)。創業真的是很艱辛的過程,然後九一年再次創業,到了九五年經濟才比較穩定。我的第一桶金是從台灣賺的,後來作品逐漸拓展,銷往東南亞。

問:創業至今,這個行業有什麼改變嗎?
答:我一開始就認定了雕塑,始終沒改行……身邊很多同業都改去做出口的小工藝,用機器大量生產。但我做佛像跟人物,必須要有神韻在裡面,這是機器做不來的,得靠手工長時間琢磨,也得耐得住寂寞。

問:這個工藝最困難的地方?
答:燒成,你掌握不了。燒瓷是一個系統工程,雖然現在有溫控技術,但有時作品燒壞,我做了這麼久,也不一定能精準的說出是哪個環節出問題,它是一個連帶性的過程。

問:德化陶瓷的三大特色?
答:一是瓷雕,引領了整個行業。在日用品、小工藝品上,都可以看到瓷雕,而且德化的瓷雕師傅到世界各地比賽,享譽國際。第二是瓷器層次很柔和細膩,這是其他產區無法達到的,這跟土質、工序有關。第三是出口的小工藝品,像是西洋聖誕瓷偶這類的,其他地方也替代不了,因為這些也都是半手工製造,德化的師傅熟練度高,時間成本較低,具有市場競爭優勢。

 

✦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9 月 【東亞彩林最前線】
✦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