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穿越千年】模仿士子打扮,追求風雅時尚:明代也有真、假文青!

現代人追求時尚,往往是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名人或者雜誌的搭配。其實過去也差不多如此,經濟寬裕之後,平民百姓愛裝文藝,人人都模仿起讀書人的打扮,導致士子的特殊光環頓時大為失色。感到認同危機的「真文青」,趕緊用復古風創造不同姿態,告訴大眾這才是「真風雅」⋯⋯

 

還記得前幾年跟朋友去日本玩,因為是工作好幾年後第一次出國,預算比當學生時寬裕得多,總算有機會體驗過去只在旅遊書看過的祇園祭、川床料理等京都特色文化。

 

行程當中有一天,我們報名了京都觀光協會主辦的嵐山宮廷鵜飼半日遊──傍晚時觀覽嵐山夕景,之後在百年老舖渡月亭品嘗京料理,薄暮時分登上飾以彩棚與御簾,妝點出平安貴族風情的遊船,於夜間觀覽古代流傳至今的鵜鶘捕魚技法。

 

還記得那日天朗氣清, 兩岸山色如黛,碧沉沉的河水盪漾著燈火搖曳的微黃,船頭身著平安裝束的船夫撐著篙欸乃前行。大堰川上清風徐來,夏日的煩悶盡去,不禁想起了《源氏物語》中光源氏探訪明石之君的情節,一時間彷彿親身體驗到了千年前平安貴族精緻優雅的生活。

 

正當我們笑覽川上諸舟,自謂「風雅孰能過我」時,忽聞絃聲錚錚,一艘遊船與我們的船交錯而過。造型只是普通的屋形船,昏暗暮色中但見船內一女子身著粉白夏裝和服,低著頭撥動懷中三味線,舟內眾人凝神聆聽。

 

兩船交會僅有片刻,我目送著那艘船往渡月橋的方向而去,河上仍飄來依稀絃音。在這宛如「忽聞水上琵琶聲」的情景中,我與朋友對視一眼,都從對方表情中看到「嗚,輸了⋯⋯」的憾恨感。

 

不過人在山水之間,卻抱持著這等驕傲勝負之心,這本身就是挺庸俗的吧⋯⋯如此轉念一想,又覺得自己好笑了。

 

這種「雅/俗」的意識,正好也是晚明審美觀的特點。這種概念的出現,反映的其實是社會經濟的過度繁榮,以及階級流動帶來的不確定感—什麼意思呢?

 

成衣鞋子市場化,帶動時尚敏銳度

 

在明世宗嘉靖年間,南鬧倭寇、北有蒙古,皇帝著迷修煉成仙,朝中又有嚴嵩父子亂政,看起來真是個惡劣困苦至極的年代。然而在此同時,經濟卻也蓬勃發展了起來,江浙、閩粵等地形成了一個個「工業區」,帶動了地方經濟。

 

舉例來說,吳中(蘇州一帶)以絲織業聞名天下,當地人大量投身紡織業。有門路有資金的商人可以購買織機並聘請高級織工,織造妝花、緙絲、錦緞等頂級織品,稱為「機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小型手工紡織廠。有技術的「機工」可以在自家紡織高檔絲綢,也可以到商家開設的機房工作,按日計酬。就算天生手殘學不會紡織,也可以專心於養蠶繅絲,出售生絲賺取溫飽。當時江浙一帶的農地大量改為桑園,為紡織業提供原料,因此當地的糧食產量很少,主要向湖南、江西等地購買。

 

松江(上海一帶)則是以棉紡織業著名,號稱「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當地本身即是棉產區,又從山東、河南等地收購棉花,運回松江紡紗織布。正德間編纂的《松江府志》記載:「(松江)俗務紡織,不止鄉落,雖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無頃刻閑。織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穫,輸官償息外,未卒歲,室廬已空,其衣食全賴此。」農民單純靠自家種植的糧食不足以度日,需要用紡織所得來維持生活開銷。可以看出這種商品經濟的生活型態在嘉靖之前已經存在,並且逐步取代過去「自給自足」式的經濟模式。

 

規模生產帶動了技術提高與產量上昇,開放海禁帶來的大量白銀更促進了商品的流通。相較於自家耕作之餘織布做鞋,大眾傾向把更多精力投入生產地方特產,拿去市場上賣掉,得了錢再到布料行買喜歡的花布(自家染不出來)、在鞋店買織好的蒲鞋(便宜,而且自己織太花時間),或者直接在成衣店買套新款服裝。女人也可以直接在市場上買到繡好的鞋面,花樣眾多可以任意挑選,回來再按自己的腳型裁開制作即可。

 

由於商品市場化,大眾在製作和購買時就更考慮時尚因素,許多原本昂貴的商品在大量製作後也變得便宜許多。例如范濂《雲間據目抄》中記載:「瓦楞騣帽(騣,同鬃,馬頸上長毛),在嘉靖初年惟生員始戴,至二十年外則富民用之,然亦僅見一二,價甚騰貴,⋯⋯萬曆以來,不論貧富皆用騣,價亦甚賤,有四五錢七八錢者。」這種帽子在嘉靖初年要價四五兩,只有秀才和有錢人戴得起。但流行以後製作者眾,到萬曆晚期只要一二錢,價格跌到從前的百分之二,連乞丐都能戴啦。

 

問題是,什麼才時尚呢?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