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踩踏板縱走靖西,舉目望去,皆是東方韻味。
靖西田園風光©視覺中國
鵝泉是靖西周邊名氣最響亮的田間聚落,從縣城騎過來只要五十分鐘左右。這頗具風韻的名字很符合世外桃源的意象,清朝道光年間的《歸順州誌》有如下記載:「鵝泉水在城西南十五里,世傳楊媼於野外拾得二卵,以葦覆支出二鵝子,養之泉地,鵝攪水成潭,深不可測。」意思約莫是姓楊的老婦人在山水間養了幾隻鵝,即是「鵝泉」一名的由來。實地考察,「攪水成潭」的深泉如今在縣城西南方,水域附近均為裸露的石灰岩,潭水異常清澈,已經到了游魚可數的程度。昔日鵝泉盛產鯉魚,傳說人在水畔大聲呼喊,魚受驚而跳出水面,當地人稱為「鵝泉躍鯉三層浪」,既不失古意,也保留了鮮活的風采。
鵝泉十五孔古橋©黃焱紅/CTPphoto
鵝泉景區不大,不用半小時即可把村落走透,但不至不自覺放慢腳步。雖然和雲南大理的蝴蝶泉、廣西桂平溪山乳泉並稱為中國西南三大名泉,但這裡更引人入勝的卻是它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村落建築已經改造,阡陌之間幾間房舍,潭上小船點點,村內由十五個石拱組成的古橋建於清代,是鵝泉標誌景觀,晨昏之時格外美麗,天氣晴朗時,輕易就拍出令人稱羨的照片。
舊州,繡球之鄉
離開鵝泉繼續前進,向東南方向騎行約八公里,便達另一古鎮舊州。
舊州的先民頗有來歷。相傳南宋末年,江西將領張天宗追隨文天祥抗蒙古,兵敗後率領三百餘部眾一路向西,就在此地駐留了下來。效忠的政權滅亡了,可張氏以及其下屬將江南地方引水灌溉的技術和文化傳授給當地土民,共同開闢山林、引水灌溉,水秀山青之間胼手胝足開創出大好家園,當地人感念這份恩德,推舉張天宗為峒官,依循宋制,成為邊疆的世外桃源。
近千年的家國情懷已不復見,如今走在舊州街頭,最引人注目是迎風搖曳的彩色繡球。這裡稱為「繡球街」,自古以來便以擅長製作繡球而聞名於世,數百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有女紅高手,從六、七歲的孩童到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人人拿針線,是騎行路上獨特的風景。仔細看這些舊州繡球,即便大小不一,可悉數由十二個球瓣組合而成,各瓣均勻對稱,不同顏色絲線繡上花卉、蟲鳥等圖案,是傳統壯族男女青年相愛的信物,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可以走訪有「繡球王」之稱朱祖線的家,是他把舊庄繡球推向國際,附近的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也提供有興趣傳統文化的旅行者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