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鄺介文
文_鄺介文/旅讀 圖_視覺中國、全景視覺、旅讀
2022年11月號 第129期
2022-11-02
「今日舟與車,併力生離愁。明知須臾景,不許稍綢繆。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雖有萬鈞柁,動如繞指柔。」──黃遵憲〈今別離〉
晚清駐外大使黃遵憲夾處時代罅隙,身負千年國學道統,卻親炙巨輪時刻轉動,於是他不顧諸多守舊人士冷眼旁觀,將當時所學西方新知,紛紛寫進了文言樂府之中。比諸一闕〈今別離〉,分別以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四樣發明為吟詠對象,突出古今離別之際,因應嶄新科技的問世,世界將有多大變化。曾經「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的時代,隨著今日車舟的出現,動如繞指柔。
火車快飛,飛入了地心
寫的雖是火車,或可引申聯想一切軌道交通系統。與此詩作幾乎同時,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倫敦,因蒸氣驅動/內燃點火汽車已見普及,致使城市壅塞情況頻仍,一執業律師查爾斯皮爾森(Charles Pearson,1793-1862)提案建設地下鐵路,以避開、承擔、分流路面交通。於是,一八六三年倫敦大都會鐵路通車,一般視為史上首條地鐵線路。
至此,一個前所未見的英文單字出現了。Underground顧名思義,指的是那些有別於陸面火車的地底火車。想當然爾,當時所謂捷運,不過是令普通蒸氣火車駛入地下隧道(注一),否則與傳統火車幾無分別。若要辨別哪些屬於新型的「類火車」,差異唯有地平面上或地平面下了。然而,隨著地鐵持續擴張到了其餘城市,必須因地制宜,Underground 其實也未必非得真的Underground。
火車與類火車,孰是孰非?
比諸美語的Subway 與法語的Metro(注二),前者形容「在道路之下的道路」,後者形容「在城市之中的道路」,或可供給我們一些定義地鐵的模糊條件。尤其高架軌道、河底軌道相繼投入捷運系統運作,且蒸氣火車紛紛汰舊換新,或電氣化或地下化,那麼火車究竟能不能是地鐵,而地鐵又能不能是火車?一般而言,現代所稱地鐵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獨立路權、城市內部、班次密集。
擁有不受干擾的獨立路權,不如鐵路部份段落設有平交道,人車仍舊可以橫穿而過;必須設於城市內部,為解決市民交通問題而設,儘管若干地區建有跨市/跨省捷運(比如臺北跨桃園、上海跨崑山),但目的終歸為了日常通勤,不如鐵路為了連結城鄉;白天班距必須在十分鐘以內。上述原則,分別從規劃路線、打造目的與營運方式三個面向,解釋了火車與新型「類火車」的不同。
一旦出現,便再也離不開
回顧最初查爾斯皮爾森的異想天開,其實不無道理。所謂發明,不過正是「原先絲毫不覺不便,然而一旦出現,便再也離不開它了」──從燭火到電燈、從階梯到電梯、從電報到電話到手機,文明進展無非如此。在捷運出現以前,倫敦市民恐怕不曾想過必須「發明」一些什麼解決通勤,生活還是一如既往。然而捷運問世,你我一試成主顧、習慣成自然以後,它便成了必需品,後續衍生的諸多便利我們往往視而不見,認為理所當然。
所以選擇興建捷運,因其具有節省土地、節約能源、減少噪音、暢行無阻等等優勢。縱然它也有造價高昂、速度受限、地震水災、密室攻擊(像是東京的毒氣事件、首爾的縱火事件、臺北的隨機殺人)種種問題,終究利大於弊,抵擋不住現今亞洲全體競築捷運的洪流。單單臺灣目前就有十八條路線正在研議、規劃、送審、環評,甚至六都以外的新竹和基隆也投入戰局。
注一_ 蒸氣火車地下鐵為時不久便走入歷史,倫敦約莫只花四十年的時間,隨即完成當時所有地下鐵路的電氣化。
注二_ 嚴格說來,Metro 並非法文。巴黎首條地鐵Cheminde Fer Métropolitain,命名譯自倫敦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Railway,隨後簡稱Metro,輾轉受到其餘各國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