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封面故事】登陸原生態島嶼:探秘烏托邦

【作者】 文_ 黃彥綾、Doris、張婷/ 旅讀 圖_ 123RF、視覺中國

2022年5月號 第123期
2022-05-03

 

「我們正在沉沒,其他人也是。」二〇二一年十月,吐瓦魯外交部長柯飛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以一段影片發表演說。片中僅見鏡頭由中景逐漸拉遠至整個畫面,揭露身著西裝、對著螢幕侃侃而談的柯飛膝蓋以下早已浸在海中,直指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危機已然到來,所有地球人應正視其帶來的影響。

 

傾倒的摩艾揭生態危機

三百年(西元一七二二年)前的四月五日,荷蘭西印度公司的探險家雅可布‧ 羅赫芬率領艦隊行經南太平洋,途中登陸一座海島,發現島上居民外貌裝束奇特、四處聳立著巨大石像。因為當日為西方世界的重要節日「復活節」,他將該島命名為「復活節島」。至此,這座離大陸最遙遠之一的島嶼逐漸劃入近代世界的版圖。

無論地理大發現時代,抑或今日,島上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近千尊重達幾十噸、高達數公尺的「摩艾像」。這些由火山岩形塑而成的雄偉石像,在島嶼荒涼地貌的襯托下,更加彰顯其神秘性。

然而,今日幾無樹木、土壤貧瘠的復活節島,根據島上池塘與沼澤地沉積層鑽孔取樣分析,卻顯示該島過去擁有喬木、灌木、蕨類及草本等植物所組成的亞熱帶闊葉林⋯⋯只不過,大約在西元八百年,隨著島上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島民為了從事農業、建造船隻、搬運摩艾像,開始大量砍伐樹木,致使環境破壞導致資源匱乏。氣候變遷加劇下,島內開始出現飢荒、戰爭,島上社會因而逐步崩解。

哥倫布掀起蝴蝶效應?!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誠如《易經‧ 繫辭上》所述,世間萬物皆包含在浩瀚宇宙中,既相互對立又互相依存。當人類過度開發,打破其中平衡,地球便以森林大火、水源枯竭、空氣汙染、沙漠擴大等生態危機反撲;這般惡性循環之下,首當其衝的便是因著海平面上升而沉沒的島嶼。隨著島嶼沉沒,覆滅的不僅是島國居民的家園,更使許多珍稀物種的寶庫消失。而地球任一端、任一節的生態鏈若受到了影響,蝴蝶效應之下,後果也非我們能設想。

早在航海時代,島嶼生態即吸引學者探究。島上生物由於生長在相對隔絕的環境,因此演化進程往往與生活在大陸生物有較大差異,保有許多獨特的特徵。但是,隨著科技進步、交通便捷,島嶼持續受到人類開發與外來種侵入,其特有種與環境逐漸消失或改變,全球生態系統慢慢走向單一化。

一九七二年,美國歷史學者艾弗瑞‧克羅斯首先提出「哥倫布大交換」的概念。他表示,航行至美洲大陸的哥倫布,不僅改變當時的海權版圖,更引發各種生態上的巨大轉變。從農作到病菌,這些改變世界的因子悄悄藏在甲板的縫隙中,隨著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在全球各地傳播及融合。

航向烏托邦,向自然取經

時至今日,全球不分地域正無可避免地走向生態系統的均質化。但仍有一些與陸地相隔甚遠的海島,憑藉孤絕的地理位置,以及致力維護當地原始生態的政府、保育團體及永續旅宿業者等,盡可能保有島嶼的初始面貌。

不僅作為自然界的「伊甸園」,海島在眾多文本中亦象徵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鄉」,比如英國作家湯瑪斯‧ 摩爾的《烏托邦》、阿道斯‧赫胥黎的《島》。當水手航向遠方,處於航程盡頭的島嶼總是充斥著人們的理想與嚮往。

出發前往被粼粼波光所環繞的小島,躍入海中與鯨豚共樂,登島入林找尋綻放美羽的飛鳥。前進一座海島,或許不只是一段有著目的地的航程,更是一趟自帶幻想及探索之樂的旅程。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