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甘炤文(Tiger) 文_ 甘炤文、林德俊、徐孝晴/ 旅讀 圖_ CTPphoto、徐孝晴、黃見達
2021年8月號 第114期
2021-08-18
認識泰武鄉的契機,是二〇一九年協助參與了「台灣設計展──文化觀光館」展區的規劃設計,當時我們負責全屏東縣觀光地區的選點及文字採集。雖然名為「觀光館」,但策展人游智維認為,與其去討論已經相當知名的如墾丁、東港等觀光熱區,不如發揮田野調查的精神,循著河流流域尋溯、讓觀展的民眾可以知道屏東更多私密且具有文化故事的選點。於是,我發揮過去進行屏東族群文化研究的精神,除了提供一些民俗儀式的場域、客家聚落外,也開始爬梳一些原本較不熟悉的原民聚落。
祖靈知道我們來了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與Adrucangalj Tjaluviljav見面時,幾乎什麼功課都沒做,就貿然地到公所拜訪,而他一開頭就問我們:「你們了解泰武嗎?」當時大夥都尷尬得一片沉默。幸運的是,得知我們的來意後,秘書非常友善地準備簡報,即時幫我們上了一堂佳平的文化歷史入門課。
在第二次與莊秘書見面時,他帶著我們上山前往Kaviyangan(舊佳平部落)。一路上,經過聳立在舊泰武村路口的「大武山之門」石碑,我們站在石碑附近視野最佳的位置,莊秘書開始向我們導覽舊部落的故事以及相對位置,並告誡我們,一旦進入祖靈的傳統領域,就不能亂說話,更要時時刻刻保持著虔敬的心;除此之外,此地隨處可見的咖啡樹,不僅是山區重要的特殊地景,也是泰武鄉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成長的第一步是認識過去
青年營的第一天,大夥們就在公所前集合,接著搭乘公所準備的清潔車、貨車等一同上山,沿途則由長輩一路導覽,介紹部落傳統的歷史文化。抵達Kaviyangan路口,除了要向祖靈禱念,另外更由Kaviyangan 青年會成員燃起狼煙、引導參與者過火祈福。
進到舊部落,大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燒木材起火,一方面藉由煙氣燻染石板屋,從而達到驅蟲、除濕之效,另一方面就是要訓練青年,如何透過傳統的方式料理自己的晚餐;而如眾所知,「煙」也是族人與天神、祖靈溝通的橋樑,過去抵禦外敵、瘟疫等災異而需要尋求援助時,也會施放狼煙傳達訊息。總言之,身體力行這些lemakeculj(過渡儀式),讓每一位現場參與的部落青年得以真正在心靈上回到歸部落,才是舉辦活動的真正意涵。
在山環水遶間巡遊部落
除了風景壯闊的大武山系,各個部落中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古道小徑,例如Kazazaljan(萬安部落)的Sintanta(心達達山)、又稱為「 情柴山」。Sintanta是部落過去賴以為生的一條小古道,早期的族人無論是採集食物或掇拾木柴,都必須進入到山區工作,若長成的男性可以獨立在野外砍劈上百支木柴,就代表他已具備成家立業的能力、也因此,青年男子將一捆捆木柴扛到愛慕的女生家門前示愛,就成為是排灣族特有的告白方式。
近年來Kazazaljan 的社區協會,透過田野調查搜集了部落的舊故事,遊客則可藉由預約導覽的方式,體驗部落相關文化。部落青年也在路口開設了Tjuazaqu(達札屋),並運用排灣族傳統料理的元素,比如小米、芋頭、樹豆、刺蔥等,讓前來體驗的民眾得以藉由舌尖,更深入地咀嚼在地文化。
Kazazaljan 是一處被萬安溪環抱的部落,由於水源充沛水流較緩,每到豐水期總會吸引大量前來戲水消暑的遊客。繼續沿著溪水往上游走,每個水岸的節點都呈現不同的景致,不過同時也有許多深潭錯落其間,在遊賞之際須格外留心。
從文化觀光到生活體驗
泰武鄉是個適合「文化觀光」的地區,除了攀登百岳之一的北大武山,需要一定的登山技巧與嚮導外,多數的路途都不算難走。近年來,地方公所極力與部落組織,共同進行文化復振的工作,也持續復育這片美好的山林;因此,我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若要前來泰武鄉諸部落旅行,首先必須尊重當地的文化,了解相關禁忌和風俗,因為並非每處山林場域都能隨人自由進出。
而在當地引路人的帶領下,來客除卻能夠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得以認識排灣族人如何在山林中孕育並傳承文化,一步一腳印地打開行萬里路後的視野。在全球瘟疫蔓延無休的當下,抽空來南方進行一趟秘境小旅行,到山鄉喝杯泰武咖啡,曬曬太陽吹吹風,呼吸原汁原味的新鮮空氣⋯⋯期待屏東摺藏的部落之美,能給予旅人一次健康、簡單卻充滿智慧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