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講座回顧】五四新文化

【作者】 導讀人_林馨琴 整理_劉庭安 圖片_林馨琴 書籍作者:唐德剛

2019-10-17

 

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

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大洪峰巨浪,承前啟後,革舊鼎新。本書透過唐德剛口述歷史協會幫忙蒐集整理唐先生散落各處的稿子,於2019年順利出版,同時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及唐德剛先生逝世十週年。
唐德剛先生與五四運動發起人胡適先生既是師生,也是忘年之交。唐先生長期從事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是專業的歷史學者,本書除了有唐先生自己對五四運動的看法,也紀錄了胡適先生對五四運動的看法與影響,以及唐先生本身對新文化和新文學的想法。

五四運動起因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是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事件起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中日雖然同為戰勝國,但列強將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
在此之前,「五四」原是一個文化運動,卻因政治介入,將本來的新文化運動折損了,也讓「五四運動」分化成了文化運動和政治事件兩個不同性質的事件。

唐德剛看五四

唐先生認為,「五四運動」從宏觀的歷史角度來看,它只是整個中國近代政治、社會、文化,驚濤駭浪的「大轉型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一個里程碑。
「五四」的基本精神是「反傳統」,它徹底否定中國三千年來的文化傳統,提出所謂的「打倒孔家店」、「全盤西化」等。

唐先生將「五四」的意義蓋歸納成如下各條:
一、 「五四文化運動」,與其他各階段之由政治活動家所推動,又各自不同。──它沒有具體的政治方案,因此為善不足,為害也不大。
二、 它提出近百年來國人尋找問題的最徹底的答案:中國固有文明本身害了不治之疾──人死,病才能斷根。
三、 它對固有文化作了「通盤的否定」。現在《河殤》的思想,便是這一脈絡的延續。
四、 它對所謂「西方文明」〈概括為「賽」、「德」二先生〉,作了全盤的肯定。
五、 它卻提不出「全盤西化」的具體方案,也提不出〈如孫中山先生〉這樣有效的方案〈孫中生先生的「三民主義」也是一種政治性的「全盤西化」〉
六、 它為有「具體方案」,「有效行為」的全盤西化的政治力量鋪路──這就是後來的共產黨。早期的中共是「蘇維埃化」──蘇化是西化的偏鋒。
七、 它忽視了「經濟發展」對社會生活現代化的重要性。五四思想家全部是「士農工商」傳統觀念的受害者,把發財致富,看成商人之言。他們是瞧不起商人的。

至於我們要如何重新估定「五四」價值,大致也可提出數點:
一、 胡適引尼采之言曰:「重新估定一切價值。」它們把孔家店的一切價值重新估定了。我們現在也應該把五四運動中所提出的一切價值重新估定一下,例如「北京大學」入學作文中,不許用「文言」的那項荒謬價值,就需要重新估定一下。其餘類推。
二、 著重「社會科學」的研究;摒棄「玄學」上空談框框。一切「主義」、「思想」都是框框。連小小的《河殤》,也在有意無意之間,搞出了個小框框。
三、 在經濟必須找到個出路。經濟搞不上去,則其國必窮,其民必貧。既貧必愚,既愚必弱。

「五四運動」既然只是歷史潮流中的一個「洪峰」,洪峰只是一個浪頭,它本身既是「前浪」,也是「後浪」,後浪還要推前浪,一浪一浪地推下去。

新舊文學轉型

唐先生回憶了它與新舊文學的終生因緣。從史家和專家的角度,多方面回顧和討論了新詩的發展歷程和現代化轉型困境。新詩既要有「橫的移植」,也要有「縱的繼承」。可以說文言和白話是骨肉相連的,是不可偏廢的。
唐先生認為:我們「五四以後才出生的這一輩」,都是他們搞「新文學運動」的受害者。「他們」「對舊文學都有相當根基」;而「我們」「對舊文學都沒有相當根基」!那些矯枉過正的口號與主張,和「沒理性」、「自以為是」以及「不計後果」提倡新文學的「新學制」教育政策,把「我們」這輩青年的舊文學根基全給封殺了。
五四時代那些「文學革命」者的主張,便是「文學一刀切」,文言被「一刀切」掉,新文人對舊文學就茫無所知了,這種「一刀切」的「五四價值」,現在理應徹底「重估」。

【資訊】

《五四新文化》
作者_唐德剛
導讀_林馨琴
出版_遠流出版

書介_
本書為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和二○二○年的唐德剛教授百歲誕辰而特別出版。
唐先生認為,一部中國近現代史是由現代化轉型運動的各個階段組成,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其中的一大洪峰巨浪,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五四與歷來由政治活動家所推動的其他歷史階段有所不同,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本書正編收「唐文」廿四篇。唐先生以秉筆直書的立場,史家和專家的角度,深刻精闢的見解,亦荘亦諧、通俗易懂的絕妙文筆,概論五四新文化運動,為一代宗師胡適定位,檢討新文學的發展和困境,談述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戲曲。
本書附錄的詩詞鈔是首次結集唐先生的詩,共收舊體詩詞一六○首,新詩廿五首。

 

✦點此‧重溫讀書會直播✦
✦or旅讀中國youtube頻道✦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