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慧萱/旅讀 圖_陳育陞/旅讀
2024-11-07
台南坐擁小吃之都美名,被不同文化統治過程中逐漸吸納各種飲食習慣。諸如荷蘭人從東南亞帶來的芒果與虱目魚,漢人以米食為主的風氣,日本人食用牛肉的習氣。台南人擷取其中精華,創造出看不見盡頭的台灣特色小吃清單。
1.擔仔麵
一碗簡單的擔仔麵,是所有台南人童年回憶中的家鄉風味。起源於清朝的擔仔麵由時人洪芋頭所創,原以捕魚為生的他因為夏季颱風侵擾無法出海,遂挑起擔子沿街叫賣自製麵食,並於1895年開設度小月擔仔麵。
經年累月後,該道料理在台南隨處可見。位於西門圓環旁的小公園擔仔麵創立逾七十年,高掛著紅色燈籠的門口古色古香,連續多年榮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去殼火燒蝦鋪在肉燥上,有嚼勁的油麵沾著滿滿肉汁,口口都是正宗台南滋味。
小公園擔仔麵
地址_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321號
營業時間_16:30~22:00,週二至三公休
擔仔麵,小公園擔仔麵 ©陳育陞/旅讀
2.鍋燒意麵
高中早自修時,最「痛恨」一大早就吃鍋燒意麵的同儕,因為香氣四溢令人一個字也讀不進去。同樣為台南早餐代表之一的鍋燒意麵,相傳油炸意麵起源自清朝書法家伊秉綬家廚所創,台南人則將日本的鍋燒烏龍麵與油炸意麵結合,創造出鍋燒意麵這道料理。紅色招牌下大排長龍,位於忠義路二段巷弄內的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是傳承三代的鍋燒意麵名店。老店走過一甲子堅持每日現炸天婦羅,以鴨蛋特製的意麵,組成了台南人印象中的老味道。
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
地址_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97號
營業時間_10:30~20:00,週四公休
鍋燒意麵,李媽媽民族鍋燒老店 ©陳育陞/旅讀
3.牛肉湯
台南深受漢人文化影響,原先並未有食用牛肉的習俗。早在清朝時《大清律例‧兵律‧廄牧》便言明:「凡私宰自己馬牛者,杖一百。」不過日本人到來卻改變了這一習慣,他們鼓勵人們食用牛肉,但因為牛肉價格相對高昂,此風氣只在上層階級中留傳。將牛肉湯視為日常料理的風俗,則是在1990年代才出現。位於北區的尚好吃牛肉湯,是榮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溫體牛肉湯店。通俗易懂的店名揭曉了其美味牛肉湯身分,以牛骨熬製的招牌牛肉清湯配上鹹香油亮肉燥飯正對味。
尚好吃牛肉湯
地址_台南市北區北安路一段6號
營業時間_3:00~11:30
牛肉湯,尚好吃牛肉湯 ©陳育陞/旅讀
4.虱目魚
由荷蘭人引進的虱目魚,在台灣至少有四百年養殖史。有人說虱目魚名稱源自西班牙語,也有人說與鄭成功息息相關,甚至延伸出國姓魚之名。如今許多小吃如虱目魚粥、乾煎虱目魚、虱目魚羹與魚皮湯等,全都以虱目魚作為餐點主角,是台南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魚類品種。
藍色招牌下擺著幾張鐵桌,外觀樸素的阿鳳浮水虱目魚羹,卻是台南美食一級戰區保安路上歷久不衰的美味。由虱目魚漿製成的魚肉口感Q彈,是老饕不可錯過之味。
阿鳳浮水虱目魚羹
地址_台南市中西區保安路59號
營業時間_7:00~00:00
虱目魚,阿鳳浮水虱目魚羹 ©陳育陞/旅讀
5.棺材板
談起台南創意料理,棺材板絕對能排上榜單。棺材板相傳發源於1940年代,繁華熱鬧的台南沙卡里巴(康樂市場)中經營食堂的許六一,以雞肝作為發想製作出獨門雞肝板,即為棺材板前身。棺材板是在油炸厚片吐司內放入以雞肉、豌豆、蘿蔔與墨魚等不同配料混合的濃湯,一口咬下香濃甜味充斥口腔,是和洋混合的時髦料理。
石精臼點心城
地址_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30號
營業時間_06:30~00:00,週二公休
棺材板,石精臼點心城 ©陳育陞/旅讀
6.鱔魚意麵
每當有人聽到我來自台南,除了請我推薦牛肉湯店外,其次就是驚異於台南鱔魚意麵竟然是甜的。鱔魚放入大火快炒,接著加入洋蔥、烏醋、意麵與各式調料,酸酸甜甜的鱔魚意麵,是充滿台南意象的地道小吃。鱔魚意麵由台南人稱「鱔魚廖」的廚師廖炳南所創,後來一眾親屬陸續繼承其手藝,將該項料理發揚光大。
鱔魚意麵與牛肉湯情況相仿,台南市內老店比比皆是。位於東區、開業超過五十年歷史的城邊真味鱔魚意麵,絕對稱得上鱔魚意麵王者。無論是乾炒抑或勾芡,都能品味到鑊氣十足的鱔魚滋味。
城邊真味鱔魚意麵
地址_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235號
營業時間_11:30~14:00,16:30-21:00,週一公休
鱔魚意麵,城邊真味鱔魚意麵 ©陳育陞/旅讀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台南DNA》
2024年11月號 第153期
https://orstyle.net/product/no153/
****************************************
張慧萱
《旅讀》企畫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