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流】楊喚逝世六十五周年紀念:走回童話裡的詩人

【作者】 甘炤文(Tiger) 文_甘炤文/旅讀中國 圖_中新社、視覺中國、資料片
2019-03-18

來自北方寒地,早夭的作家楊喚雖然背負著多舛的命運,卻因此鍛鑄出一顆精澄而熱烈的詩心,帶給大小朋友無窮歡悅的閱讀體驗。

來自北地的飄浪詩人

一九三〇年,本名楊森的楊喚出生於遼寧興城市菊花島(覺華島)上一戶貧寒的人家,母親在他未滿週歲之際即因病謝世,做父親的非但未能克盡天職,反而性喜逸樂,鎮日在外頭花天酒地;小楊喚仰賴祖父母照拂,勉力存續了下來,事實上,祖父雖然疼惜他,卻因癱瘓而長期臥床,祖母一面得照護病人,一面得分心操持家務,日子可謂過得十分艱辛。

而這樣的家庭境況並未隨著父親的續絃而改善。相反的,祖父母離世後,繼母對待楊喚顯得更加苛刻,他時常只能穿套久未洗濯的衣物和破爛的鞋襪,哪怕時逢舊曆年節,也難添一件新衫;繼母另常無故打罵他、虐待他,致使他幼弱的心靈陷入無依的境地……;猶有甚者,楊喚一度以「白鬱」作為自己的筆名,興許和過往這段爹不疼娘不愛的人生經歷有關。

童年的不幸再加上日軍侵華所造成的環境動盪,讓楊喚貽誤了接受教育的黃金時段。降及八、九歲,楊喚方才進入小學就讀,順利畢業後,他復考取初級農業職業學校牧畜科,這才算稍稍脫離了家庭帶給他的沉重壓力。

追念起來,在初級農業職業學校求學的日子,或許稱得上是楊喚一生中身心最為富足的歲月吧?他在新的環境中獲得了來自儕輩的友誼潤養,更與年紀相仿的我亞以及劉騷、劉妍兄妹等人結為莫逆;出於對文藝的共同喜好,這群年輕人聚在一起時總有聊不完的話題,而「寫作」的想望亦逐漸在他們的心底萌芽。

復返童話裡的純真年代

抗戰勝利後,他決意離開動輒霜天凍地的北方,尾隨擔任醫生的伯父楊楓南下,由天津而轉至青島。一開始他先在青島青報館從事校對工作,不久即因表現優異而晉升副刊編輯──那時的楊喚尚未及弱冠之年,卻已在本地及外埠的報刊間積累了大量的作品,他人生當中的首部詩集,亦由青島文藝社出版。

看似溫淡平實的日子,卻因逐步迫近的戰亂烽燹起了變化。青報解編,楊喚隨而離開伯父,一度轉往廈門謀職,後則考入部隊充上等兵,並於一九四九年跟著國府轉進臺灣。部隊的穩定性提供了他自立自足的生活基礎,他且從低階兵員做起,復經擢拔成為上士文書,負責辦壁報等業務,期間持續創作不輟,也因之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友。

作為一名兒童文學的創作者,楊喚不啻是對安徒生心懷欽慕的。在〈感謝──致安徒生〉一詩裡頭,他曾述及這位丹麥作家給予他的無限安慰:「在那北風嗚嗚吹著的大喇叭的冬夜,我不會寂寞,更不覺得冷;因為溫暖著我的有你的書的爐火,坐在身旁的是那個賣火柴的小姑娘。」無論如何,身世多舛的楊喚畢竟離開世間了,為著「趕赴電影欣賞會」這個帶有幾綹詩意的理由──或許,現實的磨難過於糙糲,又或許,童話世界的泡影過於夢幻,之間的落差就如同臨海的懸崖般充滿著誘惑,總令情深的人錯足。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9 年 3 月【跟著慈禧遊北京】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