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有慈會客室:台東池上的田園詩 范逸嫻與山豬媽媽的溫柔約定

文_張亞慈/ 旅讀 圖_ 陳育陞/ 旅讀
2025-04-08

源天然創辦人范逸嫻與羅永昌夫妻倆,從上海放棄高薪工作返鄉種田,在池上這片休耕30年又復耕12年的祖田,為了孩子的健康及未來,努力耕耘一片快樂健康、美好而質樸的土地。

台東池上的清晨總帶著露水的清甜,源天然創辦人之一的范逸嫻蹲在田埂邊,指尖輕撫著斗笠帽沿,宛若一幅法國印象派畫作。這片祖田,曾是丈夫羅永昌童年記憶裡滿天星星、遍地螢火蟲的童趣之地。


范逸嫻小檔案

國立臺北大學企管碩士畢業,曾任上海85度C團購副理、聯合通商電子商務公司業務經理,現為源天然共同創辦人、台東縣農創協會理事長。源天然為全台首間獲國發基金天使計畫投資的稻米企業,以黑纖米榮獲比利時iTQi風味絕佳獎、Monde Selection金獎,並於疫情期間創立「微光集」文創食農市集,年吸引逾十萬人次。曾獲行政院女性創業菁英賽社會企業組佳作。


祖田裡長出的新希望

「剛回來時,到處是雜草,需要花很大的功夫整地。」范逸嫻微笑著回憶,當初一些朋友感到詫異,這對夫妻卻信念十足地做起返鄉青年、扮起現代農夫。看著孩子們在田間奔跑,過敏體質完全改善,讓他們更加相信:土地會呼應人們的真心。如今祖田在夫妻倆手中重獲生機,全是因為他們懷抱理念的自然農法耕作,關注環境永續並復育生態。夫妻倆還號召鄉民共生共營,擴大契作面積,對池上及周邊的生態和經濟環境起到帶領作用。范逸嫻說,台東池上是全台灣空氣品質最好的地方,與其在外流連發展,不如落葉歸根。除了先生的祖田,她手上還握有一項利器:那是父親給她的嫁妝,花了10年研發專利的黑纖米,就交到他們夫妻手上生產及推廣。

一碗黑纖米,三代人的祝福

屋裡飄出陣陣米香,范逸嫻掀開鍋蓋的瞬間,紫檀色的米粒在蒸氣中閃著珍珠般的光澤。「父親給的嫁妝,比金銀珠寶還珍貴,是無價之寶。」她舀起一勺黑纖米,細說這傳家寶的由來。

身為台大農藝學博士的父親范宗宸,長期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管理全台灣4萬多個種子,耗時10年將台灣原生紫米與秈稻糙米雜交育種,研發出富含抗性澱粉的奇蹟稻種──由於結構為直鏈澱粉為主,故而粘性較低,吃起來不容易脹氣,且膳食纖維是白米的9倍多,能幫助排便順暢,抗性澱粉也比白米多3倍,不但更有飽足感,還能改變體內菌叢生態,促進新陳代謝;此外,黑纖米也富含青花素,有助調節生理機能。種種優點,讓黑纖米既有助於調整血糖,也不易生成體脂肪。

產後體重曾達68公斤的范逸嫻,是自家米的頭號擁護者。她當時每日認真吃黑纖米,還真的感受到身體的自然調節變化,「沒有刻意減重,腸胃卻越來越清爽了,連皮膚都透亮起來。」體重漸漸減了十餘公斤,外型幾乎年輕了十歲。而近期最讓她欣慰的是丈夫的轉變,曾經被三高困擾的羅永昌,過去總是忙著耕作、出貨等大小事,連好好吃自家米的時間都沒有,只是隨性地填飽三餐;近年,羅永昌終於開始享受到自家黑纖米的好處,瘦下十幾公斤,如今自然回到67公斤,挺拔身形常被誤認成大學生,顯得神清氣爽,身體的三高指數也全面回歸健康。

「一切源自天然」是范逸嫻與羅永昌創業的初衷

山豬媽媽的田間餐桌

月光灑在稻浪上的夜晚,范逸嫻的手機相簿總會亮起溫暖的微光。畫面裡,山豬媽媽帶著三隻圓滾滾的豬寶寶,規矩地沿著農田漫步。

「牠們知道這裡有專屬自助餐。」她得意展示山豬友善農法的成果──在稻田周邊種植地瓜作為款待,換取山豬家族繞道而行的溫柔默契,不會再破壞農地。范逸嫻一方面訝異於山豬媽媽的友善舉動,另一方面也貼心保守住山豬家庭的行蹤,以免獵人聽到山豬出現的風聲前來獵食。

這份與自然共存的智慧,在源天然的農田裡處處可見。取名為源天然,羅永昌的初衷就是一切源自天然,因此採用友善農法耕作,以第一道湧泉灌溉,無農藥、無化肥,使用有機肥料,並且用食物鏈防治自然蟲害,讓土地逐漸回歸最自然的生態環境。范逸嫻說,土地復育後可以看到大冠鷲、穿山甲,還有山羌等保育動物。

從泥土到星光:小農的品牌旅程

創業初期,范逸嫻夫婦經常天南地北地參加農會市集,當年知名度尚未展開時,還常被逛市集的路人質疑他們是否是正宗池上米。所幸,一家人團體行動,相互打氣,很快就能恢復戰力,並尋求打開市場的解決之道。

後來,源天然不斷參與政府舉辦的獎項,並申請補助。然而范逸嫻也坦言,縱使得獎無數,營業規模卻始終無法擴大,還得面對現代人習慣西方飲食、甚至誤認為「吃米會胖」的刻板印象,實在有些沮喪。疫情期間,銷售不穩,直到大通路商家樂福出現,才解決了困境。儘管原本彼此並不熟識,但由於源天然的理念與家樂福的食物銀行價值觀一致,於是獲選為家樂福的年節禮盒品項。團體訂單貨款一入帳,馬上穩定了當時財務上的不確定性,范逸嫻說,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是源天然的貴人,她心存感恩。

蘇小真勤於市場調研,不僅親自探訪台東池上,確認源天然的理念與耕作精神,還無私提供許多寶貴意見。例如建議把品牌特色放在最耀眼的位置──也就是范逸嫻父親的專利研發,因此,源天然將范宗宸的照片直接放在黑纖米的外包裝上,以凸顯源天然不是一般的池上米,而是經由專家研發、具權威性的專利池上米。

緊接著,源天然的獨特食農精神也獲得全聯福利社的青睞,獲得訂單,有了全台的穩定銷售管道。於是,夫妻倆成立了自己的碾米廠,就近完成碾米及產品包裝,讓生產鏈更加完整。

↑源天然擁有自家的碾米廠可就近完成生產包裝流程

微光集:土地的心跳聲

由於和鄰近農人打成一片,也逐漸熟識政府單位,在無心插柳之下,范逸嫻創辦了台東市創意市集「微光集」。市集的理念敘述著:「再微小,聚集在一起,也能發光。」這清楚訴說了范逸嫻的心聲,她說市集規矩只有兩條:一定要台東血統、文創品得有手作靈魂。為此,她還曾經拒絕了網美攤商的批發飾品,「我們賣的不是商品,而是土地的心聲。」

這道微光深得人心,不但受到主辦方歡迎,年年獲邀繼續舉辦,甚至不斷擴散到其他縣市,將台東在地文化輸送全台。范逸嫻笑說,在新竹舉辦的微光集最受竹科新貴喜愛,除了美食、手作、還有現場音樂及創意調酒,「誰說吃得健康一定要犧牲美味?創意手作又何必揚棄時尚品味?」

因為真心,守護著最單純的念頭,竟獲得了市場上最大的共鳴。

望著無邪的池上農田,保育動物一一大膽現身。這幅畫面,或許就是土地最原始也最美的模樣——人與萬物溫柔相守,生命與生命發自內心互相守護。而那一包包從台東走向世界的黑纖米,正將池上的日光與月色,釀成永續未來的希望種子。


一包包黑纖米裝著從台東走向世界的夢想

【旅讀獨家專訪】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在伊斯坦堡尋找鄂圖曼》
2025年4月號 第158期 https://orstyle.net/product/no158/
●訂閱旅讀+贈【源天然】米金禮盒(6入組)-https://orstyle.net/product/sub250107/

2025年4月號158期 在伊斯坦堡尋找鄂圖曼

 


張亞慈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及英國李斯特大學碩士畢業,經歷影劇、消費生活、時尚精品和財經人物,訪過無數中外名人,以可親的文字,細膩的觀察,走進受訪者心中,歷任中時晚報撰述委員、非凡新聞週刊總編輯及Taiwan Tatler 創刊編輯長等。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