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北京放寒假】在團隊旅行中找到自由探索的樂趣

【作者】 圖、文_張語冰(清華大學中文系一年級)
2019-03-20

北京之行對於我而言,可說是一個在接觸中學習,在矛盾中碰撞,在一個陌生的異地中踩著相同的起跑線,以十天為期的一場探索競賽,對手有來自台灣各地的二十多名大學生,有我在台灣十幾年所累積下的生活價值觀,當然還有我頑強的惰性與對於未知的謹慎。

還記得上大學前的暑假,經歷了與同學的十天的環島行後,在最後的旅行檢討之夜,我被問到了滿不滿意這次的旅行規劃,以往我也曾問過自己究竟喜歡怎樣的行程,我的答案也永遠都是「我嚮往自由的行程,而不是由必然的點與點串接的旅行」,聽起來很高大上,然而仔細回頭想想,缺乏真實行程規畫經驗的我,似乎是沒有資格講出這句話的。

充滿偶然的旅行

這次的北京之行出自一個偶然,爸爸偶然在《旅讀中國》雜誌上看到了這個營隊訊息再加上時間配合,促成了我這次充滿偶然的旅行,這種偶然也持續充斥這十天來的旅行探索,走入路途中每一家偶然遇到的便利超市,由故宮角樓上的偶遇促成了與北京青年的半天故宮游,和北京坊裡一家小小服飾店的老闆談論兩岸政治的一席話,甚至是在南鑼鼓巷邊上一家販賣五花八門水母的小店聽到的水母壽命與飼養問題。空間轉換,故宮中經過修繕的太和門和保留著質樸面貌的其他城樓一同佇立,遊客嘻笑著在崇禎皇帝亡故之地拍照,北京城邊緣地帶充斥著荒土與煤堆的小村,還有北京坊胡同中乾淨整潔能沖水卻獨獨沒有隔間的廁所,在地的探索由一個個偶然的人事物所構成,在構成中又與記憶中的映象衝突重製,產生了足以讓人再三回味的餘韻。
「請問您可不可以幫我照個相?」是源起。
「又見面了,要不要乾脆一起走?」是接續的故事。
「要不要加個微信?或是你們台灣習慣用甚麼?Line嗎?」是未完的結局。
獨自一人在上午的自由時間走進了紫禁城,偶然遇到了一個住在北京當地,卻是第一次來逛故宮的互聯網青年,同行途中拿著導覽器的我負責講述北京故宮的歷史故事,他負責認路指路,分工井然,閒步途中順便交流一些兩岸的差異與彼此的印象,一切仍是出於獨身的偶然。

一群人到一個人,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

我想偶然往往是與獨身相掛鉤的,小團體固然在路途中可以享受聊天嘻笑的樂趣,但往往也容易被團體計畫所限制,而失去了靜心觀察與任意來去帶來的偶然良機。
這次的旅程,我從大部隊中緊跟在領隊身邊專注聽講的大學生,再到自由時間時靠手機錢包走天下的異鄉客,身邊縱有從一群人到一個人的反覆變化,但我最享受的還是自己一個人面對前方街道的未知挑戰,從第一二天只敢在青年旅社附近晃蕩,早上吃個清真風味早餐再順路逛逛回程路上的每一家便利商店,晚上用高德地圖找到了連鎖的大超市,超市裡甚至有賣活的鱉與比目魚,當探索漸漸擴展,尤其是經歷了第二天長長的手機門號與銀行卡申辦之旅,四個人在廣袤的北京街道中穿行,走入一間又一間銀行為了銀行卡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了我行走於北京的自信心,也讓我更有底氣重申—我還是喜歡一個人行動的自由行程,這並不是說旅行只是純粹的出走,經過這次經驗我也明白自由往往是建立在事前的全盤掌握之上,這也不是對於同伴的抱怨,有時候這種感覺只是出於一頓午餐,我想吃這家,你想吃那家,短短十天的旅行為什麼要因為這種小事而產生不愉快呢?回歸到個人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個選擇罷了,正如從一群人到一個人也僅只是選擇而已。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