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早安】巴黎聖母院:文明的覆滅與重生

【作者】 文_姚俐安 圖_BBC、中時電子報
2019-04-18

巴黎聖母院,法國重要地標之一,在法國時間2019年4月15日慘遭大火之災,嚴重破壞建築構造,尖塔在熊熊烈火中不斷塌落,粉碎了法國人的心,也讓人再次省思文明與人類存在的意義。

巴黎聖母院、羅浮宮、巴黎鐵塔等建築皆被視為法國必訪的觀光景點,其中巴黎聖母院歷史最為悠久,見證法國喜悲850年,無論是宗教、歷史、文化,巴黎聖母院都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聖女貞德平反、拿破崙王位加冕等重大歷史事件皆在此發生。法國大革命時巴黎聖母院遭到破壞,直到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寫下名著《巴黎聖母院》,才再次受到法國人的重視。

《巴黎聖母院》,又譯《鐘樓怪人》,講述一名長相醜陋、心地善良的駝背敲鐘人,和吉普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副主教克洛德˙孚羅洛糾葛的愛情故事,然而比愛情故事更重要的,在於探討人心善惡、包容、以及歷史洪流中蒼生的喜與悲,巴黎聖母院在小說中遺世而獨立,靜靜看著人們的悲苦,角色內心的掙扎,以及人類文明的巨變和岔路,就如同真正的巴黎聖母院一樣。

而如今,巴黎聖母院遭受祝融之災,建築的破壞、文物的覆滅令人哀働,然而令人更感到迷惘的,在於這場災難體現了人世間的無常。看似屹立不搖的存在,也可能因為星火燎原而付之一炬,人們的渺小和無能為力,即便走過多麼悠久的文明,都可能在旦夕之間失去。

然而,這次的劫難更喚醒了人們對文物、歷史的重視,或許也能令人重新省思歷史與文明之於生活的意義。巴黎聖母院之所以如此無價,在於其無可取代的歷史性和時間性,其破損確實是歷史上的一場悲劇,然而生而覆滅,死而復生,如同萬物生生不息的定律,文明來自於人類生活的點點足跡,只要人們意識到文物的價值,即便許多不可回逆的破壞已無法挽回,只要還有重建的機會,那麼歷史的足跡將不會消逝,且復生後的巴黎聖母院將更能體現人們永不屈服的精神。

【資訊】
巴黎聖母院
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為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於1163年開工,著名的哥德式建築以及玫瑰花窗為其建築特色。
聖母院內收藏許多重要文物,耶穌受難時配戴的荊冠、聖母哀子像、聖路易祭袍、法王長袍、南塔大鐘等皆包括在內。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