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在北京故宮看見時光修復: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

2017年9月號 第67期
2017-09-06

 

每天與故宮文物為伍的修復師,
成就工藝技術的過程緩慢而專注,令人想起木心的詩<從前慢>。
那時,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而拍攝修復師紀錄片,又何嘗不是同樣情懷……

二○一六年初,中央電視台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播出後,從文藝青年圈子間的好評不斷,迅速蔓延成了公共話題。一部以故宮文物修復師為主題的紀錄片,能多受歡迎?一年之內,不僅重新剪輯推出電影版,還將訪談內容編輯成《修復時光》一書,而且大為暢銷;甚至片中受訪的修復師到國外旅遊,竟有當地華人認出,要求合影。

巍峨的禁宮,固然引人好奇,然而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卻是在攝製組提出申請整整五年之後,恰因適逢故宮九十週年大慶,才得以破例進入中國最神秘的文物修復單位──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拍攝。這部紀錄片沒有像說明書似叨叨絮絮的修復相關知識,而將視角聚焦在「修復師」這個鮮少受到注意的群體。攝影鏡頭細膩地捕捉身懷絕技的眾多修復師,為了準備大慶修復展而使出渾身解數,並將歲月精神獻給文物所留下的裂痕、碎片、鏽斑「妙手回春」的點滴過程。不論他們專精的是鐘錶、繪畫、銅器、木器或漆器,「擇一事、終一生」的匠人精神點滴流露,從他們樸素的生活態度、專心致志的神情中,深深打動身處速食社會的年輕觀眾。而修復師的日常,也讓巍峨的禁宮搖身一變,成了平易近人的自家後院,這才是如此小眾選題的作品能夠得到廣大群眾熱愛的真正原因。

八月,以溫暖文字記錄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即將在臺出版,《旅讀中國》特別邀請導演蕭寒與讀者分享,和那些「修復時光的人」同在的時光(以下摘錄蕭寒的談話)。

以不同生命質感為鏡

當初會拍攝這部紀錄片,是製片人雷建軍老師的提議。他在二○一○年拍攝中央電視台一部故宮相關的小短片時,發現了文物修復師這個群體,相當受到他們的生活態度觸動,所以來跟我說這個選題的時候,也打動了我。

我喜歡拍的,是關於「人」的紀錄片。對於片中角色的生活,我不去評斷價值或好壞,純粹呈現這些與主流大眾有著不同生命質感、做出不同選擇的人,讓觀眾發現:有一群人用這種方式生活著。可能某些觀眾看了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這樣過日子、某些觀眾覺得「太棒了」心嚮往之,也想這樣生活……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回頭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紀錄片的力量很強大,和演戲不一樣,觀眾如果下決心去找,真的能找到影片裡的角色,活生生的,就像影片裡那樣生活著。

我想,人缺少什麼就特別會看見什麼,《我在故宮修文物》能這麼受歡迎,正是因為生活節奏快速的現代人,看到師傅們對一件事情投入一生的單純態度,意識到「認真慢下來」是如此可貴,而產生共鳴。

蕭寒
中國紀錄片導演。
二○一一年執導第一部作品《麗江.拉夫斯基》,二○一五年紀錄片電影《喜馬拉雅天梯》獲中國首屆國際紀錄片提案大會「最具國際傳播力獎」。二○一六年和葉君聯合執導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獲選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紀錄片」,並在同年執導同名電影上映。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