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_鍾婉華/旅讀中國 圖_一起來出版
2019-08-23
為了宣導將在二〇二〇年開始實施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日本總務省發布短片,其中一幕,男孩為祖父母戴上智能眼鏡,一起從擴增實境中遠距與人身等大的姊姊會面。這看似先進的科技,其實早從遠古延續至今,有些人不需智能眼鏡便能目視或感應到千里之外、甚至在冥界穿越自如。商代盤庚執意要遷都時,以上帝(非今基督教的天父)和祖先授意來說服群眾,現代則仍有先輩神明託夢、仍有借乩童附身問事擲筊。人逝後靈魂是否存在?以鬼為部首的中文常用字有十個以上,罕見字則超過一百,顯示古人能辨的「鬼」種類繁多,儘管各宗教對靈體有不同釋義,卻無法以科學趨鬼,尤其家人血脈間的魂牽夢繫舉世皆然,如金英卓導演的《開心鬼上身》、皮克斯動畫《可可夜總會》的溫馨情節,都在在表明家族亡魂和後代共存並非迷信,陰陽兩隔確是物理現象,親情的牽掛卻未隨軀體消亡。
臺灣九二一地震期間,不時有亡者現身的傳聞,卻都止於傳聞,日本三一一地震後,災區內也同樣有與亡者相遇的小道消息。「你相信死時會有『迎接』嗎?」岡部健醫生這樣問田野採訪作家奥野修司,「迎接」是日文中人在瀕死時見到亡者之類的玄妙景象,他接著說:「醫院的病患,有百分之四十二的人經歷過迎接,沒聽過迎接的醫生根本算不上醫生。」雖然無法以科學驗證,然而無須戴上智能眼鏡、啟動擴增實境便見過靈魂的生者,卻都覺得那是無比真實的經驗。在岡部醫生說服之下,本來不相信靈魂之說的奥野修司終於接受請託,以三年多的時間,將鄉野的荒信化作一個個海嘯罹難者的重逢故事──《如果能撫平悲傷》。
「該從何講起⋯⋯火葬儀式結束之後,我到朋友家住,半夜醒來眼前站了兩個人。妻子戴著口罩蹲著,女兒靠在她身旁向我招手。」龜井先生不禁邊哭邊伸出手,「過來啊,快過來啊⋯⋯」,但她們只是在遠方揮著手。正惠女士去買衣服時,有位會占卜的陌生人問她:「爸爸跟媽媽都過世了吧,他們有話要跟妳說」、「妳父親說,妳的胃不好所以要特別注意。妳母親說,謝謝妳。」陌生人為她傳譯並施咒作法,在幾位店員面前,正惠左肩出現一道白色圓柱,緩緩升到天空,「他們因為放心,所以離開了」。外婆和母親同時夢到孫女小由說想吃薯條餅乾,不約而同準備了薯條餅乾,而想變成瓢蟲的小由,之後在每年三月都會飛到外婆和母親跟前⋯⋯
諸如此類「終於有人願意聽了」、「連家人也不信」的經驗,只要能經由轉述讓他人接受並理解,事件就更具存在感並生出讓倖存者活下來的希望,不那麼內疚為何自己是遺留在世的人,而能確知原來此岸與彼岸並存,活著並不孤單,或許就是撫平悲傷的最大力量吧。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19 年 8 月 【成都美食必修課】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