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精彩封面】黎鷹馬場

2017年9月號 第67期
2017-09-10

 

他放棄了金領生活,在杭州郊區耕作牧馬,一不小心還登上了《英國金融時報》。

位處餘杭的黎鷹馬場,是都市周邊少見提供山野騎行路線的馬場。馬場裡廿多匹馬散養在四嶺水庫周邊的群山之間,綠草茵茵、遠山含翠,還有四季長青的竹林相伴

馬場主人黎鷹,是一位帶著滿蒙血統的河北人,早年曾經任職法國、美國駐中國機構,也涉足過金融、房地產行業。但是不知怎麼的,在都市的那些年,總是讓他在獨處時,想起少年時期在母親老家秦皇島海邊策馬馳騁的青蔥歲月。

或許是心有所想,全宇宙都來幫忙吧。二○○五年深冬,黎鷹接到一通改變命運的電話,「老李,我們要移民了,你來挑兩匹馬吧,給你我放心。」過去閒暇時經常去上海南匯區三甲港的一間馬場騎馬,老闆知道他愛馬,臨走前想託付幾匹給他。

當時黎鷹想「這些馬匹一起生活這麼多年了,都是一個團隊」,乾脆一口氣把十六匹馬連同馬具都接了下來。當時來身邊幾乎所有人都不認可,現在時過境遷,當初好意勸阻的人都回頭讚嘆,其實只有黎鷹知道,「我沒有眼光,只是聽從了一回內心的召喚。」

重拾傳統 帶動鄉村

剛剛養馬時,黎鷹把馬養在良渚,一位日本人向山先生的馬場裡,慢慢地周邊馬友慕名而來。他帶領馬隊,穿行在杭州近郊,臨安、安吉、富陽、桐廬……,在山野竹林裡走馬。

一趟山野騎行當中,馬兒在夜色裡走偏了原定道路,拐進了餘杭鸕鳥一處不知名的山溝。隔天天一亮,發現自己置身竹海之中,山環水繞,景色清幽,村裡的人發現來了外地客,三三兩兩趕來探望、問候。

村莊裡純樸的人心讓他重新回憶起童年時期的鄉居生活,三五知己、幾分田地,還有馬兒相伴。遂在山上蓋起小屋,過起半隱居生活。這一住,又是五年,直到顱鳥鎮葛鎮長找上門來。

鎮長說:「你是讀過書的,為什麼不做點事?為鄉村帶來更多改變」。當時顱鳥鎮太平鄉上正面臨了產業轉型的陣痛期,過去村民賴以維生的竹加工產業因汙染過鉅,被迫遷出,替代的旅遊產業又尚未成熟,鄉裡頭青壯人口流失嚴重,大片的竹山荒廢閒置。

適逢都市前來騎馬的遊客數量漸增,周邊農舍住宿已經無法負荷,於是黎鷹便重新下山,接手半廢棄狀態的前鄉政府大樓,重新改造成為配備兩百間客房的生態酒店。酒店周邊開闢了五百公畝的有機蔬菜基地,承包給農戶耕作,帶動了農村收入。

黎鷹鼓勵村民保留老人傳承下來的手藝,祖上釀酒的、做豆腐的、放牛的,「你們還幹這個,商業上的腦筋,交給我們專門的營運團隊」,只要鄉村文化還在,只要手藝繼續傳承,就會有都市人厭倦了紙醉金迷之後,回應鄉愁的召喚。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