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_ 張芸/ 旅讀中國 圖_ 陳育陞/ 旅讀中國 感謝_ 漢聲出版社
2020-08-04
漢聲半個世紀走來,沒有哪一個書裡的環節不是經過漢聲的編輯實地走過、學過、跟著做過,甚至是演練過一遍給同事看、完全了解而來的報導。因此,面對庫淑蘭這樣一位大家,我怎麼能不親自了解過一遍,就選擇以最輕鬆的方式介紹給讀者呢?更何況,漢聲的大家長黃永松可是跟了庫淑蘭整整六年的第一手活資料庫呢!
反套路而行,漢聲因此而生
五十年前的漢聲,也是因為吳美雲、黃永松、姚孟嘉與奚淞四人「反套路(主流)而行」才誕生的。吳美雲自美國毅然辭職回到臺灣創了ECHO雜誌,要向外國人介紹中華文化;而學藝術的三位大男生則是放棄主流──出國深造西方美術,而選擇在漢聲打拼。
六〇年代,嬉皮運動席捲全美,仁道、和平、回歸家鄉成為顯學,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碩士的導演陳耀圻也選擇回臺灣拍攝畢業論文影片《劉必稼》。黃永松因緣際會幫著拍片,因此深受這位大哥哥的影響:「去國外學習可以,但是若不瞭解自己家鄉的東西,光學習外面的東西是不夠的。所以家鄉的事物,自己要看得更清楚、更瞭解,這是比去國外學習更重要的事情。」這些想法默默地影響著黃永松,也給他「反骨」、「不走套路」的強力起點。
和而不同,世界大同
從創社開始,漢聲就立志做東方和西方、傳統和現代的橋梁。
東方和西方發展不一樣,文明也不一樣,但是黃永松說:「中國人主張和而不同,非常有智慧。」就像日本、韓國,其實很多文化都來自於中國,但各自也條件不同,比如地小人多、環地震帶又替大陸擋颱風,因此天災人禍多。從而兩國因地制宜,各自取用漢文化裡適合的部分再加以發展。比如,漢字,中、日、韓原本都用,但各自演變或有不同,那也很好,人類文明其實就是在這樣互相學習、消化、演進裡成長。若是大家都能做到「歡迎你不同,但大家和得起來」,世界大同豈不就近了。
但能做到「不同而和」,當然就要先「互相了解」。而要「互相了解」,起點必是「先從認識自己的家鄉做起,才有代代相傳的積累經驗。」
比如明朝的宋應星,五次考試均不中第,回首驚覺士大夫終日苦讀,卻不知米糧何來、絲衣何造,因此遊歷各地詳細考察,並於一六三七年出版的《天工開物》,將當時各項農業和手工業技術詳實記錄、系統分章節,譽為「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法國漢學家儒蓮稱其為「技術百科全書」。這本書在十八至廿世紀間大量輸出,並翻譯成至少日、韓、法、英、德、義、俄、西等多國語言以上的版本,廣為流傳,連達爾文都讀過其中的養蠶篇篇評為「權威著作」。
但僅因為書中有「北虜」字樣,而使得《天工開物》在乾隆後期以降三百多年間成為禁書,值到民初才經多人努力,再從日文版中修訂重印中文版。
黃永松說:「文化如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因無聲,所以縱然經過天災、人禍(比如文革),那種藏在土裡頭的生命力也消除不掉;也正因為無聲,所以若不去挖掘、去記錄、去傳承,很容易就會「忘掉自己所擁有的好、妄自菲薄」。
世界愈快,我愈慢
在這個大家都比較高壓,講究速成的年代裡,花這樣多的時間、人力、金錢去做這樣乍看起來沒辦法即時回收的事,《漢聲》到底怎麼堅持著去做那塊中流砥柱呢?
黃永松說:「我們反過來,我們慢慢來,反而減壓。」「慢慢來會有所獲得,你心裡頭會心安理得。太快的時候自己都會盲目了,覺得自己茫然了,當然也就事倍功半了。」就如同《漢聲》草創初期,大夥努力做些廣告副業來養正業的刊物般,「只要堅定方向,就會想出解決的方法。」
我想,創辦人那一棒喝,要點醒我的,正是《漢聲》那真正讓人只能望其項背的精奧:「重點是有一顆穩定的心,還有放對那顆定錨的棋子──要做有祿的事,還是不朽的事?」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8 月 【跟著蘇昭旭,預約一場 神軌之旅】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