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鄺介文 文、圖_ 鄺介文/資深企劃主編
2020年12月號 第106期
2020-12-01
猶記非典肺炎期間,旅遊產業癱瘓,各家飯店無不祭出優惠,攪亂市場春水。那時的我初入大學,開始兼職打工,有了一些閒錢,約了朋友四處試住。作為臺北老市民/老臺北市民,我們何曾有機會體驗臺北的飯店?就這麼著,三五好友東家住了再住西家,樂此不疲。在那蒼白低迷的日子裡,staycation(宅度假)一詞尚未出現,已經學會了自行創造小確幸。
直到後來,開始旅讀世界,也曾歷經追求迢迢千里的階段,也曾歷經追求機位升等的階段,也曾歷經追求行程滿檔的階段,也曾歷經追求豪奢住宿的階段。到了眼下,更多的時候是,遭工作追逼而失了生存彈性,於是躲進咖啡廳、躲進圖書館、躲進健身房,那些個午後,於我而言,就是一個旅行。這才發覺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立地亦能成旅。
有的人是,酒店紅利多不勝數,對於異國文化卻是錙銖必較;有的人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單只一顆求知若渴的心,就能抵達世界彼端。旅與不旅,恐怕不是空間的概念,而是時間的概念。
非典才去,新冠又來。封關鎖國的日子裡,固然會有那麼一瞬,覺得自己亟需一趟飛行、一次出走,把目的地當作許久未見的友人一般地想念。但恐怕也是一個契機,拾回那個視為「理所當然」的家人,然後珍而重之──原來,前進日韓星馬是旅行,在臺灣吃遍日韓星馬是旅行,在辦公室樓下打包麻醬麵與貢丸湯當然也是。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我一直如此深信。
✦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12 月【美食,在台灣!亞洲通吃30+】
✦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