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封面故事】從香港小臺北到臺北小香港〈一〉

【作者】 文_旅讀編輯部 圖_陳育陞/旅讀中國

2020年12月號 第106期
2020-12-07

 

走進「窩窩」,像走進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掉漆的門板、走到停下的時鐘,每張沙發椅都舊得像從磨石子地板長出來,老式牆紙在暈黃燈光下更顯歲月,店長Vivian應該是這空間內最有光澤的存在。位在具有歷史感的大稻埕碼頭旁,窩窩也有段前世今生的故事,那得從Vivian說起。

 

Vivian來自高雄,就讀醫務管理的她憑著天生發達的美感,在平面設計業走跳近十年。初期,她是逐咖啡店而做的自由接案人,後期,她是出版社的苦勞美編,「十二點前回到家都算早。」她苦笑。

二○一三年夏天,她鐵了心為人生洗牌,買了張飛往香港的機票,寄住朋友家,展開一個月的long stay。

美食沙漠長出臺灣之花

隨身攜帶電腦的她本還打算找些有情調的咖啡店工作,不出兩星期就發現,像樣的咖啡店比限量球鞋還稀有。即使在餐廳指南Open Rice按圖索驥,也只找到隱身工業大廈裡的家庭式咖啡店,咖啡是喝到了,但詭譎氣氛根本難以久待。

或許是同類相吸,經朋友介紹,她認識了在火炭經營零售業的生意人Kevin。「他常來臺灣出差旅遊,很喜歡臺灣美食。」Vivian說。

如果從九龍半島最南端出發,必須換乘一至兩次地鐵線、近四十分鐘車程才會抵達火炭。這個位處新界的工業區長年被視為美食沙漠,但在地人也沒得選。Kevin在此辦公十年,就他不客氣的說法,是「垃圾都能賣得好。」對臺灣味情有獨鍾的他,正好計畫在火炭開一間臺式料理兼咖啡店「衝擊一下香港人」,就邀Vivian擔任顧問,從規劃菜單開始。

刷新港人三觀的臺菜時光

「我在香港發現,他們會賣『臺灣牛肉麵』配炸雞,這樣很奇怪!」其實,Vivian早發現香港飲食有不少怪奇物語:「像是忌廉雞肉飯,只有一碟白飯和一坨奶油醬汁勾芡雞胸肉,連蔥花都沒有。」她憐憫的口氣讓人好像可以看到那片慘白。

「我告訴他們,除了主菜和飯,還要有三樣小菜,這樣才是一個(臺式)便當。又比方,麻醬麵就可以配貢丸湯;飲料不能只有珍珠奶茶,也要有水果茶、青茶不同的品項。」彷彿現代史懷哲,她不只指點臺灣飲食的正確觀念,也貢獻自己平素搜集的古董舊物,為店內加值臺灣味。三十天的簽證很快就到期,設計人斜槓踩進餐飲業,以三十天為單位往復港台。

「Fooody伙食工業」在一座工業大廈內的百坪舖位大器開張,很快便造成轟動,最具革命性的特色就是沒有用餐時間限制。開店之初曾有路過阿婆語重心長對Vivian說:「小妹妹,我們香港人沒那種喝咖啡的時間!」事實證明,對的空間可以為人們爭取暫停的時間。第一間店的成功,讓Kevin順理成章繼續執行「要開就要開到五間店」的生意版圖。

二○一四年,依舊主打臺灣style的「小時光scoool」在觀塘開幕,排隊人龍連續三個月從工廈三樓排到一樓,Kevin後來索性把二樓也租下,成立洗碗部門與中央廚房,甚至有臺灣的百貨業者來詢問展店意願。彷彿飛黃騰達的食神,到了二○一七年,他在全港已有五間餐廳。

窩在窩窩,圖個小確幸

有時,客人在點了麥皮(麥片粥)或通粉(通心麵),一看到餐點上桌卻是一臉失望。Vivian有感而發:「香港庶民的日常真的是吃這些啊!他們薪資所得好像很高,但物價也高,並不是所有人都在金鐘上班,天天吃高級義大利麵的。」

我突然明白Kevin所說:「西多士就是把好像很厲害的法國菜變成香港local的料理。」高級料理家常吃,港式小食的核心精神原來也是圖個小確幸。

我問Kevin,開餐廳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他的口氣多了笑意:「香港很簡單,就是金錢回收囉,很多人喜歡你的餐廳,讓你覺得成功;但也很累囉,每天要算得很精確、要保持很好!臺灣就不一樣,可以享受跟客人互動,跟周邊店家做朋友,香港很難出現這種感覺囉!」

Vivian 告訴我,回臺後,她某天終於得空坐在太陽下,喝杯咖啡,感受微風吹。難怪,窩窩的特調飲品「落日餘暉」,像極了大稻埕碼頭的風景。

 

✦ 更多內容請見《旅讀中國》2020 年 12 月【美食,在台灣!亞洲通吃30+】
✦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熱賣中,或線上火速訂購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