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思潮】從藝術中尋找「逃離路線」:曼谷藝術雙年展有感

【作者】 文_ 張萍萍 圖_John Akomfrah

2020年12月號 第106期
2020-12-31

 

疫情之下,曼谷藝術雙年展幾經改期,終於在十月中旬落地。藝術展以「Escape Route( 逃離路線)」為主題,正契合了此刻正在遭受新冠病毒侵襲,和身處政治紛爭的人類的心情。首席執行官兼藝術總監ApinanPoshyanada 說:「參展藝術家提供『逃離路線』,讓我們認識到通往自足、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的路徑。」

 

主展廳One Bangkok 陳列了來自加納阿克拉,現居住在英國倫敦的藝術家John Akomfrah的視頻作品〈Tropikos〉, 以及來自中國、美國、芬蘭、庫爾德、泰國、緬甸等多國藝術家的作品,形式也從版畫、攝影、裝置、雕塑到視頻。在參觀這幾個藝術專案後,一種直觀的反映顯現腦海:這些藝術家們大多聚焦於歷史、政治,和身處其中的人類面對生存困境的掙扎。

我兩度走進One Bangkok,看了兩遍〈Tropikos〉。這部取景於英格蘭塔瑪爾山谷和普利茅斯的短片,考察了十六世紀歐洲探險家與非洲人的原始故事,那裡也是英國販賣非洲奴隸的起點。片中無論「歐洲人」還是「非洲人」,他們穿著戲服,保持沉默,像鬼魂一樣在畫面中徘徊。演員沒有任何臺詞,導演精選了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和彌爾頓的《失樂園》部分文本作為畫外音穿插其中,片中聲源則是大海的浪濤聲、鯨魚聲、教堂裏的鐘聲,以及藏族的頌缽聲。

鏡頭裡「非洲人」乘著船,緩慢地漂在河流中,而船上運載著蔬果、非洲木製面具、兵器、頭盔,隱喻著一種文明對另一種文明的入侵,那是當前現實世界中不平等與權力對抗的起源。回溯十六世紀的場景,當時被入侵的非洲人心中該會有多少無奈,多少不屈,多少悲哀!當兩種文明互相衝擊碰撞,因語言差異而無法交流,僅受征服的野心驅使,沒有同情。如今,那段歷史在鏡頭前依舊充滿矛盾的張力和複雜的情緒。

當全球貿易把世界連成一片,我們是否已從種族區分、征服與被征服的魔咒「逃離」出來了呢?猛然發現,即使置身廿一世紀,當年某些場景如「昨日重現」,只是換了方式。

片中有個短語讓我印象深刻:In these our ghostly lives, halfsleep, half awake(這些鬼靈般的眾生,半夢,半醒)。這是藝術家想要借此作品反思和傳遞的思想:只有喚醒才能帶來改變。這似乎是對近日泰國改革派與保皇派頻繁示威的某種呼應。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