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_Red Vera/ 旅讀 圖_任中豪/旅讀、CTPphoto、視覺中國
2021年3月號 第109期
2021-03-03
關於寒食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朝桓譚的《新論》:「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子推故也。」這則紀錄明確指出寒食一開始只是山西太原一郡的習俗,時序在隆冬期間;至於寒食的原因,乃是為了紀念介子推,這也是寒食文化起源最為大眾熟知的說法。
傳說追追追,百姓當編劇
介子推或名介之推,是明確載於史冊的人物,但最早記錄的《左傳》其實只說明了介子推不願邀賞,帶著母親歸隱至死,始終找不到介子推的晉文公,最後以棉上的土地作為介子推的祭田,故事相當樸素。
到了三百年後,在戰國時代的《九章》和《莊子》中,才出現了介子推割股給晉文公療飢、最後抱樹燒死的情節;又一百年後的《呂氏春秋》,雖然缺乏割股與焚死的激烈元素,但進一步增添了介子推寫《龍蛇歌》表達蘇情志、晉文公懸賞尋人的迂迴情節。
新火換舊火,二者不相見
隋朝的杜公瞻認為,寒食是因為周朝為了避忌星宿的大火之象而禁火。唐末的李涪則認為,寒食是源於周朝流傳下來的「改火」制度:古代鑽木取火而得到火種,不同時節的火種有不同火神依附其上;因此每當季節交替,便要改換火種、清理灶膛、疏通井水以去除陳毒,期間須先熄滅舊火,乃是為了避免舊火神與新火神衝撞而產生災禍。
官方多禁止,民間信不疑
現代學者張勃推測,從晉文公設田祭拜介子推開始,介子推在民間便逐漸被神化,隨著傳說不斷發展,其神格又添加了「因為焚死,所以不喜見火」的屬性。而在寒食習俗最早流傳開來的太原、上黨、西河等地,自古便是多發冰雹的重災區,此地的居民很可能形成「在禁忌時節用火,會觸怒子推神靈,降下冰雹滅火」的民俗信仰。
這或許適足以解釋,為什麼自古以來寒食習俗的時間不斷變化,從最初在隆冬時期冷食五日,到了漢末三國,還一度發展出隆冬冷食整個月、甚至冷食一百零五日的超長時間,導致無數老弱百姓因而病死。儘管官方多次宣導停止寒食,但民間依然對此項習俗堅信不移──曾有史料記載,後趙君王石勒一度明令禁止寒食,結果消息一出,就立馬迎來上天的大禮包:暴風加冰雹,平地淹水三尺,人畜死傷無數⋯⋯如此這般的慘況,逼得石勒不得不撤回了成令。
從克守冬寒,到喜迎春光
到了唐朝,寒食節搖身一變,從官方痛斥的愚民迷信,成為最盛大的國定假期。富裕強盛、風氣開放的大唐,從官方到民間都相當重視「慶賀佳節」的生活儀式感與娛樂性。初唐時因為寒食習俗已盛行全國,且民間形成了於寒食節掃墓的習俗,官方遂因應民風,宣布寒食節為法定掃墓節日,連同寒食後的清明一起連續放假,最後演變成七天的大春假,是一年之中,唯一能與冬至、元日(新年)比肩的超級假期!
也是這場欽定的春假,將上巳、寒食與清明三節打包成團,進一步融合。如上巳節蘊含的上古水畔祓禊儀式也融入了寒食節中,人們會在寒食佳期相約河畔踏青,也會按照儀式灑掃屋宅,食用節俗食物,讓新的一年免生毒蟲疫病。
清明有火力,接棒來祭祖
而與寒食合併成節的清明,其最初的意涵也不在掃墓,而是聚焦春季節氣,表達春季景物清潔明淨之意。在學者張勃的研究中,認為唐朝決定恢復周代應時改火的古制,遂借用了寒食禁火的時機,訂定寒食熄滅舊火、清明賜發新火的規制;而清明節也是因著這種代表新生的活力意象以及實際上能正大光明用火的便利性,慢慢取代了寒食,從宋朝開始,躍升為整個春假與祭掃文化的主標誌,寒食節的冷食食俗則併入清明節下,流傳至今。
上墳看嬌嬌,半點不衝突
大概也因如此,宋朝的《醉翁談錄》才會出現「清明節在寒食前後,故節物樂事皆為寒食所包」這類敘述,毫無扞格地將「清明」與「樂事」連結起來;因為寒食清明,實際上代表的是一整段飽滿悠長的春日時光,古人祭奠先祖之餘,也會藉著郊外掃墓之機踏青遊玩;甚至還在各種春遊春宴中,進行上巳節男女出行、順道交誼相看的求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