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封面故事】鐵道旅行的魔力

【作者】 文_ 蘇昭旭、Eliza、吳歆宜、黃彥綾、林宜慧、黃雪瀅、黃嘉儀/ 旅讀 圖_ 黃松輝、余晴峰 /CTPphoto、123RF

2021年5月號 第111期
2021-05-04

 

如果要選一首詩來描述鐵道旅行,木心的〈從前慢〉再合適不過,車馬郵件都慢的年代,綿長的鐵道延伸到他方,緩慢的行進間彷彿連歲月都被拉長。鐵道旅行自帶的浪漫色彩,吸引無數旅人旅人前仆後繼,也讓看客萌生諸多想像。但要是回到十九世紀初火車與鐵路剛剛誕生的年代,搭乘火車這件事,其實一點也不浪漫,甚至跟舒適兩字也沾不上邊。

 

知識分子之怒

儘管早在兩千年前,希臘已有馬拉車軌道的發明,但人類歷史上蒸汽火車的出現卻遲至十八世紀末。在火車剛剛發明的初期,蒸汽車頭僅在礦場使用,直到十九世紀初才成功地商業化。

一八二五年,英國鐵道之父喬治‧史蒂芬生設計的「機車一號」開始運行在斯托克頓和達靈頓鐵路之上,這是全球第一個在公共鐵路上載客的蒸汽火車。搭乘火車去旅行的概念初初萌芽,大規模的人員往返,成為歷史上「大眾運輸」的開端。

隨著運輸科技成熟,歐洲大陸上的火車旅行越加繁盛,沒料到卻引得當時的藝術評論及旅行文學家約翰‧ 羅斯金怒道:「乘坐火車根本不能被視為旅行;那只是被『送』到一個地方,與包裹並沒什麼兩樣。」羅斯金所言,不是字面上的乘坐體驗欠佳,實際上隱含的是對於旅行深度不復往昔的憤怒。

自中世紀以降,歐洲家境優越的菁英階層,將旅行視為通往心智修練的教育歷程,他們認為旅途應當遍布荊棘與挑戰,磨練心靈與身體,並從中學習到成人必備的生存智慧──而旅行者當如史詩或神話當中飽受磨難的英雄。

火車的出現,改寫了旅行的定義。發達且平價的鐵道運輸系統,提供了菁英階級以外的平民一種安全且可負擔的旅行方式,從火車、輪船等衍生的「大眾運輸」概念連帶體制化觀光業的誕生,使得旅行脫離本義,進入「大眾旅行」時代,一如胡晴舫在《旅人》當中所寫:「旅人在新時代能夠比一雙鳥兒更輕盈地移動,卻再也不能像流水一般自由地遊蕩。」

誰都可以登上火車,找到自己的位置,購買類似的紀念品、觀看同一種景色,這樣的旅行方式,與歐洲知識分子對於旅行的初始定義早已相去甚遠,更貼近現代人對於旅行的想像。

往日情懷代名詞

在鐵道旅行出現一百多年之後,私家車輛與載客航班逐漸普及後,公路旅行、飛機旅行方興未艾。比起鐵道旅行的普及性,公路旅行更個人化,符合現代社會需要;飛機航班的密集化,更是直接一舉將人類遠程旅行的閾值拉高到新的範疇──只要輕輕鬆鬆幾個彈指,輕易就能買到一張通往遠方的機票,移動到另一個季節、飛往經緯不同的板塊。

身處交通前所未有便捷的時代,曾經一度風光的「鐵道旅行」轉瞬已成舊日情懷的代名詞。儘管如此,依然有那麼一群人,堅持著老派的方式旅行,願意暫別飛速運轉的世界,用漫長的凝視,觀看窗外流動、漸變拉長如織布一樣的連續畫景。

選擇以鐵道旅行的理由殊異,可能是因著文學電影中某個難忘的橋段,也可能是對因著機械美學的迷戀、對朝氣蓬勃的工業時代的緬懷,又或是因著個人生命歷程中與鐵道交織的某段歲月。

無論選擇鐵路的理由何在,鐵道旅行的魔力,皆遠不只在交通工具本身,它還承載了人類文明、世代情感、個人記憶,於是乎變得無法割捨、難以取代。正因如此,鐵道旅行才得以歷久不衰、綿長悠遠地代代相傳下去吧。

Loading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