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慧萱 文_ 張慧萱/ 旅讀、旅讀編輯部 圖_馥蘭朵烏來度假酒店
2022年1月號 第119期
2022-01-17
從原住民發現溫泉之始,臺灣溫泉早已悄悄在世人面前展露樣貌,卻因熱氣翻滾、異味熏人,使人們對其敬而遠之,直到日人到來,讓曾經臭名遠揚的滾水惡地煥然一新。
位處地震帶上的臺灣為溫泉好發地,眾多泉源使得溫泉產業蓬勃發展,但若要一探溫泉區的演變,則要將時光拉回至百年前。許多溫泉最初發現者皆為原住民,現今著名的新北烏來溫泉相傳便是泰雅族人狩獵時所發現。
氤氳美景 一掃毒湯惡名
臺灣最早關於溫泉的文獻資料,主要來自漢人留下零星記載。清康熙年間,郁永河《裨海紀遊》便曾提及陽明山溫泉,但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溫泉惡臭具有毒性,避之唯恐不及,遑論入浴泡湯。雖然人們畏懼湯泉,卻又被其所型塑的地理景象所吸引,如礁溪溫泉因清朝官員前往視察,發覺其妙用,才一掃惡名逐漸被當地人所利用。清領後期道光年間,詩人陳淑均所作的《蘭陽八景:湯圍溫泉》詳述礁溪溫泉之美,彼時人們對於溫泉的看法也漸漸轉變為正向態度。
首間溫泉旅館 北投開業
雖然清領後期人們逐漸了解溫泉之美,但真正促成溫泉產業蓬勃發展的,是曾統治過臺灣,將溫泉奉為至寶的日本人。一八九五年,日人剛接收臺灣第一年,便在屏東找到四重溪清泉,隔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北投開設全臺灣首間溫泉旅館「天狗庵」,臺灣溫泉風潮便從此時興起。一九一〇至一九四五年日本統治期間,全臺共有十五間公營公共浴場陸續開業。
可惜好景不常,一九六七年美國《時代雜誌》刊登出一張圖片,內容為一位美國大兵在北投溫泉泡湯,兩側則有臺灣女子陪侍,揭露了彼時臺灣以女色換外匯的事實,使得北投溫泉的情色觀光模式躍上國際版面,照片一出也讓北投溫泉聲勢跌落谷底,甚至被貼上「買春之城」的標籤,直到近代才重見曙光。
特色酒店 重塑湯泉樣貌
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周休二日開始廣泛施行,加上薪資水準提升,使得旅遊風氣越發興盛。一九九九年被交通部定為「溫泉觀光年」,彼時人們渴望有更多元的旅遊體驗,許多溫泉旅館紛紛成立。
為了吸引更多遊客到訪,眾多溫泉鄉開始發展當地特色,如北投溫泉因廢娼重振名聲,並積極成立親水公園與北投溫泉博物館,以及保留日治時期傳承至今的古蹟;礁溪溫泉也推出多項文化活動,致力塑造文雅溫泉印象;更多溫泉導入商業策略,塑造成同日本溫泉一般的精緻文化。
現今,各種風格的溫泉酒店為臺灣溫泉地注入新活水,不管是法國Relais &Chateaux 認證的「馥蘭朵烏來」與「三二行館」、日本老字號星野集團於谷關的力作「虹夕諾雅 谷關」,或是臺灣本土立足近百年的「清泉日式溫泉館」,皆使得溫泉文化在臺灣有更多元的繽紛樣貌,一同帶領溫泉產業迎向鼎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