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_鍾婉華/旅讀 / 圖片版權_商周出版
2022-06-06
《樹之歌》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為生物學暨環境研究學者,在作品中融合了人文省思與科學探索,書中娓娓道來人類與森林的原始關連,並以客觀科學的依據,寫下不同氣候土地滋養下的樹,如何似大塊噫氣、萬竅吹吼而鳴唱樣貌繁多的樹之歌。
作者在紐約街頭,以可卸式感應器貼在一棵梨樹上聆聽,發現人的聲音只會使樹皮表層微顫。而地面下兩層的地鐵傳來的劇烈震動,則會使得樹根更加堅硬並向外伸展,以便站得更穩,抓地力比鄉村的樹更強悍,樹幹也更粗大,長出更多纖維素和木質素。與動物一樣,樹木也會適應環境,將外在的變化納入內在存活條件,它所增生的木質,便是土地的震動與風中聲波對話的具體結果。
從森林到路邊,更貼近人的樹,則是小樹盆栽。一六二五年時,有一株五葉松幼苗離開宮島的土壤,由廣島的勝山木家族照料了三百五十年,因受庭院圍護而免遭原子彈炸毀,後當作賀禮慶祝美國建國兩百年,目前藏於華府東北的國家植物園中,而同樣度過小冰河時期寒冷的宮島土地,現已見不到同樣葉脈的五葉松了。四百年來,小盆裡的五葉松吸納了東北亞的空氣、庭宅寺院與人類的聲音,轉化成針葉樹幹與根的養分,沒想到今日會在北美的盆栽博物館亭子中,聽著另一族人類的聲音吧。
比起耳朵,皮膚對聲波的感應也會影響聽覺。赤身在雨林中穿梭的原住民,皮膚可隨時接收環境訊息,如濕熱燥寒霧塵沙粒的觸感,聽得到雨滴在樹葉的聲音、漸次從樹冠經幹枝滑過、流經樹根泥濘地的聲音,受到基督教士宣導穿上衣服後,皮膚與外在受到隔絕,雨聲參雜著衣料的摩擦,耳裡逐漸只有自己的聲音,不再像過去那樣聆聽森林的聲息、能意識到動植物與自己的關係。
樹木看起來雖是獨立的個體,卻與其他植物、昆蟲、菌類、飛鳥走獸,甚至人類為一生命網絡集合體,其中有善和美、也納涵演化和生態的衝突。如《莊子•齊物論》所言,萬物齊一,沒有善惡利害的分別,僅依循著大自然的生命迴圈榮枯,人類並非與大自然同在,而是萬物中的一環、存活於大自然之中。
傾聽樹木的歌聲,其實正是聆聽人類自己的聲音。
【作者簡介】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美國南方大學生物學暨環境研究教授,因在教學中融合了科學探索與人文省思,曾獲選2009年田納西州最傑出大學教授,《Oxford American》雜誌亦於2011年讚譽其為「美國南方最有創意教師」之一。亦為古根漢會士(Guggenheim Fellow)。
哈思克的作品融合了科學、文學,以及對自然的哲學思索。前作《森林祕境》(The Forest Unseen)曾入圍普立茲獎非文學類、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決選,並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獎、國家戶外書籍獎、李德環境寫作獎、2014年開卷翻譯類年度好書獎。除了發表學術論文外,他也出版了若干散文、社論與詩作。
【資訊內文】
作者_大衛•喬治•哈思克 譯者_蕭寶森
出版_商周出版
圖片版權_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