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文_ 龔元之 圖_ 留榮鋒/ 旅讀、圖蟲創意、CTPphoto
2022年7月號 第125期
2022-07-29
綜觀古今,政府治理國家總需大量人才,昔有科舉制選賢舉能,今有高普考儲備公僕。恰逢科舉制度廢除一百廿週年,不妨穿梭時光洪流,一探古代考場,看歷代才子如何闖窄門、求功名、得富貴。
人才比錢財更難得?
從古到今,中央政府治理國家總需要大量人才。但是在上古時代,據孟子說只要讓百姓「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都能成為聖王了,可知普通人連吃飽穿暖都很困難,更別說接受系統化的教育。這治國的人才,該從哪來啊?
最容易想像的方法,大概就是統治者發動家裡的所有親戚朋友,三叔公帶著八姪兒、五小姨領著十二表弟⋯⋯親友們各統領若干部門。好處是大家知根知底,又有共同利益能一致對外。壞處嘛,就是宅鬥、宮鬥、企業豪門劇了。
另一種來源,就是從手下員工裡發掘人才。「臣」這個字原意是男性奴隸,罪奴因為要服役,反而比普通平民更有機會接近官府與貴人,其中有才能的人或許就能得到提拔作為管事,再進一步變成官員。如商王武丁的賢相傅說原本是作版築工作的奴隸,據說是武丁作了奇異的夢,因此舉用了他;武王伐紂時宣告紂王的罪名之一就是他不任用「王父母弟」等親戚,反而提拔「四方之多罪逋逃」(逋,音ㄅㄨ)的罪犯為官。當然,這種方法的不確定性很高,而且貴族們相當不樂意奴隸來爭奪(可能)屬於自己的管理權力。
於是,周代乾脆發展出「國學」制度,直接建立學校來教導貴族子弟,「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就是當時貴族的必修科目。據《禮記‧ 王制》中的記載,鄉里中才德出眾的人也能經過層層選拔,作為「俊士」和「選士」進入國學,與貴族子弟一同學習。負責主管教育的大樂正會從學校裡選拔優秀的學生推薦給天子,再由負責任官定爵的司馬來考核他們是否適合當官。這些最出眾的學子,就稱為「進士」。
王官之學散入民間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這套規矩自然玩不下去了。王官之學離散後,還掌握有相關知識技能的貴族繼續傳承這些學識,形成了「學在私門」的狀況。對於諸侯與貴族們來說這也不錯,不必花錢去培養人才,人才自己學好了以後會跑來求職,我從裡面挑合用的就行啦!因此這段時間有許多「遊士」的傳說故事,如孔子周遊列國、蘇秦遊說合縱佩六國相印、孟嘗君靠雞鳴狗盜逃離秦國等,大師、客卿、食客們游走於各國權貴間,尋找一展長才的機會;而貴族們也把優禮士人當作營造自己聲望的手段,戰國四公子都以門下食客眾多著稱,雖然其中大部分可能都是碌碌無為之徒,但只要有一兩個如馮諼(狡兔三窟)、毛遂(毛遂自薦)這樣的人才,那就賺到啦!
不過這些遊士為了搏出名,經常會各種炒作名聲,有時也會成為社會亂源。韓非相當討厭這類人,認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主張治國還是需要靠法制。他的粉絲秦始皇熱情地實踐偶像的學說,在秦國原有的「軍功爵等」與「保舉」之外,再加上「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的學吏制度:學僮畢業後通過嚴格的考核,就能到政府裡擔任初級公務員了。
考過才是人才!隋朝始設科舉
漢承秦制,不過這時代已經沒那麼多戰爭可以計功,因此察舉制顯得更為突出。察舉是由負責官員透過「鄉舉里選」,考察地方民意輿論,選拔人才推薦給中央。推薦的科目很多,其中最受當時人重視的是「孝廉」。不過人才推薦難免會有浮濫現象,因此到東漢時加入了「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的考試評估,形成薦舉為主,考試為輔的模式。
但是到東漢後期,察舉被貴族與官僚把持,察舉名不符實的狀況越發嚴重。有鑑於此,曹魏時改行「九品官人法」,後來改稱「九品中正制」,引入層層考核的機制來改革察舉弊病,但是很快就墮落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世家大族透過選拔制度壟斷朝廷權位,更是嚴重威脅皇權。因此,隋文帝統一天下後,便廢除九品中正制,改為由地方推薦人才應考「秀才」,形成以推薦為輔、考試成績為主的選官制度。隋煬帝又設立「進士科」,一般認為這就是後代科舉制度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