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慧萱
文_ 張慧萱/ 旅讀 圖_視覺中國、圖蟲創意
2022年10月號 第128期
2022-10-14
沒有莫高窟人聲鼎沸,也沒有其他世界遺產景區華麗張揚,大足石刻就靜靜地坐臥在重慶大足區山間,一如其從唐朝開始,一千多年時光,於山野間靜看世事流轉。
一九四〇年一月,二戰方酣,致力保存中國古建築的梁思成不顧砲火連天,抓緊時間走入重慶山林,探尋少有人知的南方石刻。七年後,他在美國分享歷經艱險的考察結果,將隱於山野的大足石刻帶到西方人眼前,使其正式躍上國際學術界。今年適逢梁思成逝世五十周年,跟隨其考察路線穿越時光,一探重慶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中國石刻藝術中,素來有「北敦煌、南大足」之名,指稱北方莫高窟與南方大足石刻雙雄並列。敦煌自是為人所知,早在廿世紀初,便因多國探險家相繼來此考古而廣為世人所熟悉;大足石刻儘管在藝術評價上為南方石刻之翹楚,知名度卻遠遜於敦煌,因為石窟藏在崇山峻嶺間,加上其分布廣闊,使得人們對大足石刻的遊覽興致不如敦煌石窟高。
敦煌莫高窟興盛於隋唐,位處現今中國大陸西北方的甘肅,此地為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樞紐,古絲綢之路傳入佛教同時,也一併帶來西域佛教藝術文化,於敦煌開展出壁畫、彩塑與建築相融於石窟之貌。莫高窟共有七百卅五個洞窟,彩塑像約兩千餘座,其以壁畫為主,彩塑為輔。中國、印度、希臘與伊斯蘭四大文明匯聚於敦煌,如果把佛教藝術史攤開來看,莫高窟無疑處於最亮眼巔峰之處。
大足石刻興盛於宋朝,位處現今中國大陸西南方的重慶,其為唐宋以後南方絲綢之路一環,除了受北方佛教影響,還接收了從南亞至西藏、雲南等地傳遞過來的佛教文化,大足石刻主要以塑像為主,大足境內被列為文物保護的石窟群為七十五處,擁有逾五萬尊造像。
北方佛像高鼻深目,南方石刻清秀平和
中國石刻藝術發展興盛期為南北朝至隋唐間(西元五至十世紀),佛教從西域傳入,加上政經中心多坐落於北方,因此北方石刻藝術興盛,南方石刻相對較少。北方石刻形式多以洞窟為主,指雕刻於洞窟內石刻之作;南方石刻多以摩崖造像為主,指雕刻於大型崖壁上石刻之作。歷經朝代變更,南北方石刻除了興建年代有所差異,人們對於佛典也有不同詮釋與藝術表現方式。
王慶瑜主編的《中國大足石刻》詳述了南北方石刻差異:北方雲岡石窟深受早期西域佛教影響,以犍陀羅式藝術風格為主,塑像大多呈現高鼻深目、身材魁梧之貌;龍門石窟則交融印度與中原文化,石刻形象多半軀體裸露、衣飾輕薄。南方大足石刻則受中原文化與密宗影響,以宋代為主的塑像群樣貌較清秀、平和,飄帶滿身且衣紋轉折細緻。主要以高浮雕技法為主,因為刻鑿更深,比一般石刻看起來更加立體與具空間感。
大足石刻將禪宗「見性成佛」、理學「盡心窮理」、儒家「正心為要」的主旨盡數融會於石刻中,為了展現出「超凡絕塵」概念,石刻中宋代塑像面貌平和、恬靜,呈現出神佛莊嚴與疏離感,衣著裝飾精美顯現高雅出塵之感。相較於中國北方以佛教為主之石刻,大足石刻完美融會了儒、釋(佛)、道三教,展現宋朝後中國晚期石刻與往昔相異新貌。
宋以降佛雕藝術看大足
大足石刻為大足區內所有石刻造像合稱,主要分為五區: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與石篆山,於一九九九年,早於龍門石窟與雲岡石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始鑿於唐朝永徽元年(西元六五〇年),再經晚唐、五代十國,於兩宋時達到鼎盛,並在明清時陸續增建。大足石刻現世前,歷史學者一直認為中國佛教石刻藝術至唐以後便衰落,此後不復見可以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媲美之巨作,但是大足石刻的發現,把中國佛教石刻藝術史往後延續了數百年,三教合一加上佛教中國化特性,甚至可以說是石刻藝術新起點,因此又被稱為「石刻藝術的最後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