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_李開周 圖_《蓮花樓》官微、旅讀、國立故宮博物院、圖蟲創意
2024年1月號 第143期
2023-12-29
武俠探案劇《蓮花樓》中,四匹駿馬拖動著一輛六輪雙層超大馬車登場。這輛車不僅能做起居室,還可以烹飪、種菜,歷史上真有這種無所不能的巨大馬車嗎?
絕世劍客李蓮花重出江湖,他武功蓋世、相貌英俊,卻住在一輛車裡。那是一輛馬車,但不是普通的馬車,而是有四匹駿馬拖動的六輪雙層超大馬車。上車有臺階,車上有木樓,亭子在前,閣子在後,臥室、茶室、廚房、會客廳兼備,空間超大,能烹茶、能炒菜,甚至還能種菜,比如今任何一款旅居車都要奢華。
這輛很酷的馬拉旅居車是古裝武俠探案劇《蓮花樓》裡最重要的道具,但也只是道具而已,它只可能存在於虛構的江湖,不可能出現在真實王朝中。第一,即使是歷朝歷代的皇帝,也從來沒有乘坐過這麼大的馬車;第二,根據古代中國的技術水準,六輪旅居車用四匹馬是絕對拉不動的。就算用更多的馬匹來驅動,它也沒辦法在道路上行駛,因為轉彎會非常艱難。請不要誤會,我說它轉彎艱難,並非因為車身過長,而是因為輪子和底盤之間沒有轉向結構。轉向結構待會再談,先來看看古代中國皇帝乘坐過的最大馬車究竟有多大。
皇帝玉輅僅兩坪
先說清朝康熙皇帝。西元1713年舊曆三月,康熙帝迎來六十大壽,三月十七日那天,他從暢春園移駕回宮,坐上他的御用座駕「玉輅」──當時全國最大最豪華的馬車。
《萬壽盛典初集》記載,這輛玉輅用六匹白馬驅動,用三根車轅連接馬匹和車廂,每根車轅長「二丈五寸九分」,車廂高「六尺四寸九分」,長和寬都是「八尺九寸五分」。車轅是木製的,用「鍍金銅龍頭龍尾龍鱗葉片」包裹;底盤是木製的,四周圍著一圈紅漆欄杆,釘著十二片「木雕沉香色描金雲板」;車輪是木製的,輪子極大,直徑為「三尺五寸」,但只有兩個輪子,每個輪子裡面有十八根木製輻條,每根輻條都刷著紅漆,輪轂則用「抹金鈒花銅葉片」包裹;車軸只有一根,車軸兩端用鐵插銷固定,插銷用「抹金銅鈒龍頂管心」裝飾。車廂前後左右各有一扇門,門高「五尺九分」,門上雕刻金龍和祥雲;車廂裡面有一張床、一張書案、一把夜壺;車廂外面刷紅漆,車頂固定一把黃傘,傘身用三層絲綢織成,傘頂鑲嵌一顆極大的珍珠。
康熙這輛馬車確實豪華,但是去掉那些裝飾,去掉車頂上的珍珠、車廂上的紅漆、車轅上的鍍金銅龍、車輪上的抹金鈒花銅葉片,還有底盤欄杆上的木雕沉香描金雲板,這輛車還能剩下什麼?無非就是一輛比較大的木製雙輪馬車而已。它的車廂有多大呢?如前所述,長寬皆為「八尺九寸五分」,即8.95尺。康熙晚年統一度量衡,營造尺標準長度一尺是32公分,8.95尺約為2.86公尺。長、寬2.86公尺,車廂面積約為8平方公尺(約為2.4坪)。8平方公尺的空間能放什麼?一張龍床、一張書桌、一把夜壺而已。康熙本人鑽進車廂後,也許可以再讓一個太監擠進去,但不可能再增加茶室、廚房、會客廳。
一臺車,「九龍」驅動
清朝以前是明朝,明朝以前是元朝,元朝以前是遼朝、金朝和宋朝,這些朝代的御用馬車是什麼樣子呢?可以從《明史.輿服志》、《元史.輿服志》、《遼史.輿服志》、《金史.輿服志》和《宋會要輯稿》裡面查閱。概括來講,歷代皇帝均有多輛馬車,包括玉輅、金輅、象輅、金根車、耕根車、進賢車、明遠車、七寶輦等,其中玉輅通常是最大的馬車。但也有例外,金朝第六位皇帝金章宗曾下旨打造一輛比玉輅還大的「九龍車」,用九匹馬驅動,從地面到車頂高達兩丈,約兩層樓高,車廂寬一丈一尺,長兩丈六尺,這輛車可能是古代中國最大的馬車。
雖說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朝代,但金朝度量衡跟清朝並不一樣。金朝營造尺略短,一尺長度僅為30.06公分。照這個標準估算,九龍車的車廂寬約3.4公尺,長約8公尺,車廂面積約為27平方公尺。但即使是這麼大的車廂,也只是個大臥室而已。另外,這輛九龍車與歷代皇帝的大多數馬車一樣,僅有兩輪,並非四輪,更不是《蓮花樓》中主角乘坐的那種六輪馬車。
四輪不及兩輪多
與兩輪車相比,四輪車的平衡性能更好,車輪上可承載的底盤更大,底盤上可承載的車廂自然也能更大一些。然而,古代中國卻以兩輪車為主,極少出現四輪車。如果有機會看看流傳於今的宋朝古畫,例如〈盤車圖〉、〈行旅圖〉,還有鼎鼎大名的〈清明上河圖〉,一定會驚奇地發現,這些畫上的馬車、驢車、騾車、牛車和人力車都不是四輪,每輛車最多只有兩個輪子。
當然,這些古畫上沒有四輪車,並不能證明古代沒有四輪車。《漢書》記載,王莽篡漢稱帝,打造過一輛「秘機四輪車」,並欺騙天下臣民說那是神仙乘坐的車輛。《金史》記載,金國元帥完顏宗翰攻打遼國,打造一批「四輪革車」用於攻城,將這些四輪車推到城牆之下,車上架起雲梯,可讓金兵魚貫登城。
北宋時期編撰的《武經總要》裡,有一種「四輪巢車」,底盤安裝四隻木輪,底盤上立起一根高杆,供哨兵登杆瞭望,是可移動的瞭望樓。在南宋時期編撰的《翠微先生北征錄》裡,有一種「四輪炮車」,其實就是在四輪車上安裝一架拋石機。這些四輪車或用於宗教,或用於軍事,並不用於日常乘坐和運輸貨物。
轉個彎,勞師動眾
有沒有運輸貨物的四輪車呢?明朝技術專著《天工開物》裡提到一種「合掛大車」,四個木輪,車廂為方形,至少要用八匹馬驅動,但載重只有「五十石」,一趟只能運輸五十石糧食。「石」是容量單位,明清兩朝一石糧食約重八十公斤,五十石糧食共重四千公斤,僅僅四公噸。那麼多馬驅動一輛車,為什麼載重只有四公噸呢?其實是因為阻力太大的緣故。確實,古代沒有橡膠輪胎,輪子全是木輪或者木輪包鐵,道路也不是柏油路和水泥路,地面相對崎嶇,輪子與地面的摩擦力很大,輪軸與車身的摩擦力也很大。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原因,關鍵是這種四輪車載重越大,轉向越難。
《天工開物》對四輪車的說明是這樣的:「四輪者,前後各橫軸一根,軸上短柱起架直梁,梁上載箱。」四個輪子,兩根輪軸,輪軸上直接固定底盤,底盤上直接固定車廂。這種結構存在明顯的缺陷,因為輪子與底盤中間沒有轉向結構,直線行駛沒有問題,拐很小的彎也可以做到,但只要一拐大彎,前輪的輪轂就得卡在車廂外面。應該怎樣優化呢?至少要在底盤與兩隻前輪連接的地方增加兩根轉向軸,讓前輪不僅可以前後轉動,還要能左右轉動。
我小時候在鄉間長大,有過趕馬車的經驗,那是兩輪馬車,進退和轉向都不難辦。四輪馬車就不一樣了,假如沒有轉向裝置,拐大彎時必須借助人力,至少要兩個人配合,一個人趕車,另一個人扛著一根很粗的木槓在旁邊跟著,拐彎時,迅速把木槓插進左前輪或者右後輪之下,用盡全力往上一扳,藉助馬車的慣性讓其轉向。當車廂裡裝滿貨物時,一個人扳不動木槓,那就要兩個人一起用力。
觀察劇照和鏡頭細節,《蓮花樓》中李蓮花的那輛六輪馬車也沒有轉向結構,李蓮花如果想讓它正常行駛,恐怕要配幾個助手和幾根木槓幫忙轉向才行。
****************************************
李開周
專欄作家,古代社會生活史研究者,擅長將生硬歷史以活潑生動方式呈現。出版書籍數十本,著作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包公哪有那麼黑:你所不知道的包青天》、《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與《誰說不能從武俠學數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