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喊爹有學問:從《中國家宴》看李白怎麼叫爸爸

文_ 李開周 圖_ 李開周、Cheerimages、《中國家宴》、Public Domain
2024-12-17

李白的父親是李客,結髮妻子是許氏。當李白見到李客和許氏,他會怎麼稱呼呢?會像現代人一樣喊父親「爸爸」嗎?會像大多數古裝劇裡男主角那樣喊妻子「夫人」嗎?

今年10月份,抖音App與河南衛視聯手打造出唐朝美食劇《中國家宴》第二季,其中第六集〈春夜宴〉以李白夫婦為主角,親屬稱謂自然是躲不開的台詞。在這集劇情裡,李客已經去世,李白在朋友跟前提到李客,稱之為「先父」;他與許氏交談時,則稱對方「娘子」。這兩個稱謂都符合唐朝的風俗習慣,如果李白喊許氏為夫人,那就會違背歷史。

夫人不是人人能當

李白為什麼不能把夫人用到自己老婆頭上呢?唐玄宗時期頒佈的《唐六典》有規定,只有三品以上官員的妻子才能被稱夫人,四品官的妻子可稱郡君,五品官的妻子可稱縣君,六品官的妻子可稱鄉君。夫人、郡君、縣君、鄉君,這些稱號在唐朝叫作「邑號」,是朝廷賜給極少數女性的爵位,低級官員和廣大平民的妻子沒資格享用。

李白官運不佳,他一生最輝煌的履歷,是在唐玄宗新設的雜牌衙門翰林院裡做翰林待詔(一說翰林供奉),跟一幫下棋的請客、算卦的術士、剃頭的工匠混在一起,隨時等著侍奉皇帝,品級僅僅是九品。後來翰林院地位飆升,從微不足道的機構變成皇家秘書重地,翰林待詔也從九品躍升為六品、五品,成為皇帝身邊的高級顧問……但這些是李白死後多年才有的變化,當他活著時,翰林待詔也好,翰林供奉也罷,包括當時的翰林學士,統統只是九品官。

貴州的李白醉酒塑像©李有祥/Cheerimages

按《新唐書‧李白傳》記載,唐代宗即位後,派人宣召李白,加封左拾遺。當時李白已經去世,但即使他能活著當上左拾遺,也不過升到八品官而已(左拾遺在唐朝屬於八品)。前面說過,唐朝三品以上官員的妻子才有資格稱為夫人,六品以下官員的妻子連鄉君封號都得不到,所以在不違反制度的前提下,李白絕對不能喊妻子夫人。

你的娘子也是我的娘子

李白應該怎麼稱呼妻子呢?在唐朝文人創作的傳奇故事裡,妻子通常喊丈夫「郎君」,丈夫通常喊妻子「娘子」,所以李白對妻子許氏最合適的稱呼就是娘子。

但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娘子是特別寬泛的稱呼,不僅被丈夫用來稱呼妻子,也被奴僕用來稱呼女主人,如果再加上姓氏和排行,又可以指代某某家庭的第某個女兒。例如唐詩裡的「公孫大娘」是公孫家的大女兒,「黃四娘」是黃家的四女兒,「葛氏小娘子」是葛家的小女兒,李白詩作〈贈段七娘〉是寫給段家第七個女兒。唐朝女生嫁人以後,外人也常用排行稱呼她們,在唐傳奇〈板橋三娘子〉中,一個開店的寡婦排行第三,便被過往賓客稱為三娘子。

李白與妻子許氏,《中國家宴》第二季〈春夜宴〉劇照。©《中國家宴》

阿八不是爸爸,阿爺不是爺爺

探討完李白對妻子的稱呼,咱們再看李白對父親的稱呼。按唐朝風俗,父親如果死去,自然要稱先父;如果父親還活著,則可以喊阿爹、阿耶、阿翁,這三種稱呼都比較流行。

唐朝詩人戴良〈失父零丁〉:「惡致災交天困我,今月七日失阿爹。」災荒與瘟疫接連降臨,本月初七失去阿爹。這是將父親稱為阿爹的例證。唐朝另一位大詩人韓愈〈祭女拏子文〉:「維年月日,阿爹、阿八使汝奶以清濁時果庶饈之奠,祭于第四小娘子弩子之靈。」某年某月某日,阿爹、阿八派你的奶娘帶著果品菜肴去祭奠你,希望我們第四個女兒拏子的在天之靈得到安息。這是將父親稱為阿爹的另一個例證。

阿爹是對父親的稱呼,阿八是對誰的稱呼呢?宋朝皇族趙彥衛著有《雲麓漫鈔》,解釋韓愈那篇〈祭女拏子文〉,認為阿八可能是母親。趙彥衛說:「羌人呼父為爹,漸及中國。……韓退之〈祭女孥文〉,自稱曰阿爹、阿八,豈唐人又稱母為阿八?今人則曰媽。」藏族的祖先羌人稱父為爹,這種稱呼傳入中原,演變成漢語裡的阿爹,阿八可能是唐朝人對母親的俗稱,到宋朝又演變成「媽」。

人人家裡都有個大媽

宋朝口語中對母親的稱呼有好幾種,媽或媽媽是其中一種,如果在媽媽前面加上「大」字,則用來稱祖母。同樣道理,如果在爹爹前面加上「大」字,則用來稱祖父。南宋文獻《四朝聞見錄》記載宋寧宗被祖母吳太后擁立為帝,宋寧宗非常怯懦,不敢當皇帝,連連哭喊:「告大媽媽,臣做不得,做不得!」稟告奶奶(大媽媽),您就饒了我吧,我實在做不到,實在做不到啊!吳太后喝道:「我見你公公,又見你大爹爹,見你爺,今又見你!」我見過你曾祖父(公公)即位,見過你祖父(大爹爹)即位,見過你父親(爺)即位,今天又要看你即位!言外之意,她活了大半輩子,見過幾代皇帝,從來沒見過像宋寧宗那樣的軟蛋。

扯遠了,我們回到唐朝,繼續說唐朝人對父親的稱呼。當時也稱呼父親「阿爺」,但通常寫成「阿耶」,父母並稱則寫成「耶娘」。

初唐僧人王梵志〈回波樂〉寫道:「身役不肯料,逃走離家裡。阿耶替役身,阿娘氣病死。」某戶人家的兒子不願服勞役,離家出走,父親替他服役,母親被氣死了。盛唐詩人高適〈奉贈賀郎詩〉寫道:「不知何日辦,急共婦平章。如其意不決,請問阿耶娘。」不知道哪天辦理,急忙跟老婆商量,假如老婆拿不定主意,就去問問爹娘。更有名的例證是杜甫那首〈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耶娘當然是指爹娘,「妻子」是指老婆和孩子。

唐朝人將父親稱為阿翁的例子也不少,〈舊唐書〉裡就有一些。比如唐玄宗在位時,宦官高力士最受寵信,一大群皇子皇女便將高力士當成父輩來尊敬,一口一個阿翁(參見《舊唐書‧宦官傳》);再比如唐代宗在位時,女兒升平公主跟駙馬郭噯吵架,到御前告狀,唐代宗說道:「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舊唐書‧郭子儀傳》)意思是清官難斷家務事,身為父母或公婆,在兒女糾紛上必須裝糊塗。代宗口中的阿翁是自稱,表示父親,「阿家」則讀成「阿姑」,是當時兒媳對婆婆的稱呼。

在唐朝閩南地區,老百姓對父親還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稱呼:郎罷。詩人顧況寫過一首四言古風〈囝〉,描寫閩南兒童被官吏掠奪並閹割販賣的惡行,結尾用受害兒童的口吻哭訴道:「囝別郎罷,心摧血下。隔地絕天,及至黃泉,不得在郎罷前。」兒子辭別爸爸,肝腸寸斷,淚血俱下,從此天地隔絕,哪怕到了陰朝地府,也無法再見到爸爸。在這裡,「囝」是閩南父母對兒子的稱呼,「郎罷」是閩南兒女對父親的稱呼。

書信上的大人又是誰

前面說的都是口語,如果用書面語,唐朝人對父母最常用的稱呼卻是「大人」。例如白居易樂府詩〈井底新銀瓶〉描寫妻子向丈夫哭訴:「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嫁到你家五六年,你父母屢次對我發怨言。再比如王勃給父親王福畤寫信:「大人宦游千里,兒子未嘗忘教。」(引自南宋蒙學書籍《名賢教》)父親在千里之外做官,兒子在家苦學,沒敢忘記父親的教誨。

清朝學者趙翼《甌北集》專門考證過「大人」,他說這個詞在明朝以前始終用來稱呼父母,直到明清時期才成為人們對官員的尊稱。

所以,當李白給父親李客寫信時,極有可能稱呼大人;而他用口語跟李客對面交談時,可能會使用阿爹、阿耶、阿翁等稱呼。

清人冷枚〈春夜宴桃李園圖〉描繪李白與堂弟們的宴飲場景©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明末畫家吳焯的〈春夜宴桃李園圖〉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來去蘇州找伯虎!蘇湖系才子》

2024年12月號 第154期

https://orstyle.net/product/no154/

*************************

李開周

專欄作家,古代社會生活史研究者,擅長將生硬歷史以活潑生動方式呈現。出版書籍數十本,著作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包公哪有那麼黑:你所不知道的包青天》、《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與《誰說不能從武俠學數學?》等。

*************************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