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有慈會客室:老派精神的底氣 每天回家吃晚飯的企業家邵永添

文_ 張亞慈/旅讀 圖_ 黃登昌/ 旅讀
2025-01-02

「每天準時關手機,一天省下四小時,與內心對話,貫徹自我實踐。」
高雄晶英酒店經營者、御盟集團創辦人邵永添,從憲兵到執掌百億企業的真心話。

穿著剪裁合身的藍綠色西裝,看來格外俐落,邵永添緩步進入御盟集團酒店式公寓的總統套房。從他站立的位置望向窗外,可以近觀御盟建設2008年的建築代表作──御花園社區。

他形容,三大棟御盟酒店式公寓在此,讓前方的御花園有所依靠,他很滿意這樣的規劃,「寧可少賺錢,也不會賣掉這三棟大樓。」

甘願少賺也要守護代表作品的邵永添出身農家子弟,靠著白手起家,如今是跨足建築業與旅宿業的企業家。他早已洗脫務農人家的寡言形象,在媒體前總是快人快語,不管有沒有攝影機對著他,都習慣「做自己」講真話,有時甚至給人桀驁不馴的感覺。

御盟國際驛館為高雄首間酒店式公寓


邵永添檔案

御盟建設創辦人暨御盟集團總裁。1967年出生,國立鳳山商工畢業。經歷模具工、送貨員、出版社業務、聯協建設司機、市調公司講師等;事業體包括高雄晶英酒店、御盟國際驛館、四季餐廳、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人生掉進地獄好幾趟

提到年少過往,他細數回憶:兒時種田曾跌入水埤,差點沒命;長大後創業,幾度遇到金融風暴,面臨週轉不靈,窮到要殺家裡的存錢筒買三餐,最後只好去借高利貸……他形容自己去過地獄不只一次,慢慢爬起來,然後又掉下去,來回已不知幾趟。

他還分享一段特殊經歷,「早年我當憲兵,是前總統蔣經國一家人的維安。」為了守護蔣方良、蔣孝文及蔣經國本人,某次黨外人士逼近七海官邸,所有守衛神經緊繃,當時他站在戶外防備,因長久站立以致兩腳皮鞋深陷泥地,但即便已堅守如此,他的心情仍高度緊繃,還好最後沒出事。

擔任憲兵時,邵永添的部隊還曾看守被軟禁的張學良,他笑稱那是「大屯山養肥計畫」:「張學良每天都煮好料給我們阿兵哥吃,加上守張學良不能出操,所以一去三個月,常會胖十公斤,然後再換另一批人去吃飯。」

曾經人生幾番起伏,使邵永添舉手投足間常有股霸氣,殊不知他竟長年維持每天靜下來寫日記的習慣。在這資訊爆炸的快速年代,寫日記似乎顯得老派,但現任金馬賓館執行長的女兒邵雅曼,在他的耳濡目染下,父女倆卻一起把這難得的習慣養了起來。

除了寫日記,他還有另一個異於現代的老派作法,就是長期不使用智能手機,他說,這是要防止網路無時無刻侵入生活,不過前一陣子有朋友提醒他,3G手機已快要被淘汰,最好趕快換成4G,於是他託秘書買三支Nokia 4G傻瓜手機,「我只需要手機的通話功能。」

由於不滑手機,邵永添每天下班便將手機放在家中書房,直到晚上九點半才拿起來看一下有無重要留言,其他的時間,他會運動、伸展肢體、禮佛、寫家書,盡量保持每天回家吃晚飯,「不用智能手機,每天至少可以省下四小時,保持高度的工作效率。」

這觀點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所見相同,比爾蓋茲曾說:「如果年輕時有手機,我不確定是否能有今天的成就。」邵永添則是在手機世代來臨的第一時間,即把這便利的工具加以隔絕。

創作是邵永添生命的揮灑

空間中隨處可見邵永添的藝術創作

邵永添結合書法與抽象藝術表達情懷

從農夫父親身上學到的無敵心法

生活上不追隨潮流的邵永添,在高雄的耕耘卻是創造潮流。例如蓋房子,除了堅持自然通風,也重視風水與健康,訴求與天地融合,格局方方正正,沒有譁眾取寵的裝飾。

他回憶,「退伍時23歲,我去當大老闆的司機,每月領一萬二,載老闆去高雄有名的頂級餐廳吃飯,只能餓著肚子,幫忙倒茶、陪笑、吸二手菸。」以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心裡想,蓋房子才有希望改變命運。」而對於房屋品質的堅持,則源自於父親。

邵永添的農夫父親以工作為榮,專注地把農夫的角色扮演好,「我們家的棗子和釋迦,在果菜市場長達五十年都是第一名,沒人能超越,因為他種田不計成本,當時海藻泥一公斤六千塊,他居然買來施肥。」

他認為,用心把品質做好,結果只有兩個,「不是大賺,就是小賺。」因為品質會帶來口碑,而口碑帶來的是客戶的信任和推薦,唯有信任,才能帶來長期的品牌力。

這種著眼品牌長遠性的作法,邵永添不只用於建築業,也用在高雄晶英旅宿業,以及引入日本知名餐飲品牌Ukai鐵板燒.割烹料理,同時不忘高雄的城市升級,用特有的念舊風格輔助企業創新。

提到高雄晶英,他驕傲說,「任何人進來都聞不到漂白水的味道。」不管是床單或桌布,都用日本酵素85度高溫用心清潔殺菌,床墊亦斥資選購以天然黃豆材質提煉的有機床,空間裡的織品全都是最頂級。曾有一位政界大老的女兒因體質敏感,到每間飯店住宿都要敲缽淨化磁場,「但她來我的飯店住,完全不需要敲缽。」

用感性經營所有的事

雙魚座的邵永添近年又增加了畫家身分,並經營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生命觸角愈來愈多元。他笑說,「一直以來,我都是用感性來經營所有的事。」例如當年,為了引進Ukai在海外的第一家店,他告訴Ukai社長:一切的努力,只是想讓84歲父親嚐嚐Ukai好吃的炒飯。這份孝心,加上邵永添對美食的品味,終於說動Ukai社長,將Ukai交給他帶回台灣。

對企業版圖有雄心壯志,邵永添卻始終保持這份感性,而這也傳給了從小愛畫畫的女兒邵雅曼。她在英國讀書時,被父親一通電話召喚,讓她實現當藝術家、經營美術館的夢想。雖然一切來得突然,但實戰是最好的老師,如今邵雅曼已在藝術市場嶄露頭角,她笑說,「比我自己的預想,提前了三十年。」

邵永添每天寫日記的作風也影響了女兒邵雅曼

邵永添持續拓展自己人生與事業,卻一直不喜交際應酬,也不跟風讀EMBA。他說,帶著他往前走的,不是學歷,不是財富,也不是語言能力,而是「渴望」,「當年去東京爭取Ukai代理權,我一句日語都不會說,但對方還是能看出我是什麼樣的人」。他認為,只有內心強大的動機與渴望,才能真正帶著一個人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家人與故鄉高雄,是邵永添渴望的出發點,若說未來還有什麼目標,就是和家人、員工一起讓高雄在國際舞台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他覺得,一個人剛出生時,其實心是很澄澈的,不過走著走著,凡塵沾惹多了,才開始變得愚昧,有時困頓,有時身處迷霧,「但只要靜下心來,總是會發現路在哪裡。」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歡迎加入太白粉!》
2025年1月號 第155期
https://orstyle.net/product/no155/

*************************

張亞慈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及英國李斯特大學碩士畢業,經歷影劇、消費生活、時尚精品和財經人物,訪過無數中外名人,以可親的文字,細膩的觀察,走進受訪者心中,歷任中時晚報撰述委員、非凡新聞週刊總編輯及Taiwan Tatler 創刊編輯長等。

*************************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