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慧萱/旅讀 圖_陳育陞/旅讀、麥翔雲/旅讀
2024-11-20
日本人在府城駐留時光不過五十年,卻在此地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一棟棟日治古蹟建築悄悄述說著往昔點滴。
©旅讀
1 吳園藝文中心
巴洛克式的建築屹立在民權路二段上已經超過百年時光。1911年建成的台南公會堂,是日治時期台南市民重要的集會場所,台灣文化協會成員蔡培火便曾於此演講。其前身為道光年間當地士紳吳尚新的吳園,因此現今被稱為吳園藝文中心。
吳園藝文中心內部的日式木造屋和中式古典庭園。©麥翔雲/旅讀
2 台南測候所
被老台南人稱為胡椒管的台南測候所,是1898年建於台南老城區最高點鷲嶺的近代測候所。建築中央的圓柱形風力塔高約12公尺,底下則環繞著十八邊形的建築本體,當時便導入先進現代氣象科技。
台南測候所 ©陳育陞/旅讀
3 台南美術館一館
1931年落成的台南警察署,呈現20世紀日本人美學風格。就算只是一間警察署,建造過程卻一點都不馬虎。外觀以裝飾藝術風格設計,正面突出的山牆裝飾著7個八角形龜甲紋飾,館內磨石子階梯則展現台式美學。現今建築作為台南市美術館使用,林志玲與夫婿AKIRA結婚時便在二樓露台與民眾揮手致意。
台南美術館一館 ©陳育陞/旅讀
4 國立台灣文學館
湯德章大道上,一棟採用馬薩式屋頂、洋溢歐日混合風格的紅白建築靜靜佇立。1916年建成的台南州廳,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如今搖身一變為國立臺灣文學館。館內細緻呈現自史前、荷治、明清、日治與民國後至今的台灣文學面貌,並收藏諸多台灣文人手稿本,如楊逵《模範村》手稿、《臺灣新民報》等。
臺灣文學館建築的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現已修復完成,但有刻意保留部分原始模樣作展覽用。©陳育陞/旅讀
5 司法博物館
雄偉的巴洛克式風格建築,同樣出自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手筆。1914年落成的第二代台南地方法院,門廳中心12根柱子令人印象深刻,細膩設計使得建築比起法院更像美術館。曾經是西來庵事件審判地點的司法院改為司法博物館,見證著昔年一樁樁轟動社會的司法案件。
司法博物館 ©麥翔雲/旅讀
6 武德殿
木劍碰撞聲、木地板摩擦聲,從古色古香的宏偉建築中傳出。大日本武德會台灣支部為了推廣武道,於1936年建立台南武德殿。建築設計為日本傳統社殿建築,並採用新式材料鋼筋混凝土與洗石子建造。如今武德殿成為忠義國小一部分,仍維持著當初練習劍道的場域功能。
武德殿 ©陳育陞/旅讀
7 台南市消防史料館
平滑的台南天際線中,突然岔出一道不和諧景緻。這座突出的建築,便是日治時期的台南合同廳舍,現在的台南消防局。高塔於1930年落成,當時可以俯瞰全台南市何處發生火警,因此又被稱為火見樓。
台南市消防史料館 ©陳育陞/旅讀
8 台南中西區圖書館
闃寂無聲的中西區圖書館,其實曾是政要們激辯政策的台南州會。作為台南州廳的附屬建築,台南州會同樣位於湯德章大道上。古蹟在1935年左右建成,至2022年重新對外迎客。圖書館也是二二八紀念館,於此將能與一眾歷史先賢們相遇。
台南中西區圖書館 ©陳育陞/旅讀
9 南門電影書院
枝葉扶疏的南門公園中,日治時期建造的南門電影書院坐落其中。南門電影書院前身為1932年落成的台南放送局,為日治時期廣播電台。和洋結合建築外觀既古典又雅緻,裡頭展示著影視產業相關歷史。南門電影書院斜對角聳立著台灣府城大南門,不同時代的建築豐富著台南面貌。
南門電影書院 ©陳育陞/旅讀
10 林百貨
日治時期最時髦的假日行程,就是去末廣町二丁目俗稱五層樓仔的林百貨搭電梯。1932年12月5日林百貨盛大開幕,其為南台灣第一間百貨公司,相較傳統日式木屋,林百貨以先進鋼筋混泥土技術建設,同時室內配有電梯、洋風餐廳與現代化照明,堪稱為台南最摩登標誌。
林百貨 ©陳育陞/旅讀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台南DNA》
2024年11月號 第153期
https://orstyle.net/product/no153/
****************************************
張慧萱
《旅讀》企畫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