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都想去尼泊爾尋找答案!一篇文章帶你看懂最真實的尼泊爾

文_李智凱/旅讀 圖_陳育陞、李智凱/旅讀
2025-02-03

猶記得2007年,由摩根‧費里曼主演的電影《一路玩到掛》上映,之後的每個學期末老師都會播放這部電影,成了我們的必看教材之一。其實,所謂的「玩到掛」並不是指吃喝玩樂而已,該劇原名The Bucket List,實際上意指每個人一生的夢想清單。

電影講述兩個患了癌症末期的病人,他們列了一份夢想清單,一起利用生命最後的時光,走遍世界各地、嘗試各種新奇事物,瀟灑走完人生最後一回。電影末尾的片段至今都還令我印象深刻,一幀幀喜馬拉雅山的幻燈片閃過,配合著摩根‧費里曼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嗓音,娓娓地為自己的一生做總結。

我想,就是在那時候,我開始思考有關人生的意義,開始對尼泊爾這個神秘的國度心生嚮往。


山屋裡的嚮導們 ©陳育陞/旅讀


嬉皮風格的司機 ©陳育陞/旅讀

 

屹立千年的神秘古國

尼泊爾,南亞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一個內陸國家,北接中國大陸,其餘三面與印度相鄰,與孟加拉僅隔27公里的走廊,以豐富的自然資源、喜馬拉雅山脈和古老的廟宇建築聞名,有所謂「神比人多,廟比屋多」的形容,「神祕古國」之名不脛而走。因此,從20世紀中葉開始,尼泊爾吸引了大批的嬉皮與觀光客湧入,加上眾多書籍及電影的推波助瀾,直至今日,都還是許多人一生中夢想的目的地。

在尼泊爾成為重要旅遊目的地以前,其歷史發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數世紀。在公元前5世紀,尼泊爾的賽爾族王朝(Shakya Dynasty)在這裡建立起一些早期的政治結構。在這個時期,一個比較重要的事件就是佛教創立者釋迦牟尼的誕生,他出生於今天的藍毗尼(Lumbini),這一地點至今仍是世界著名的朝聖地。中世紀的尼泊爾由數個小王國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加德滿都谷地的三大王國:加德滿都王國、巴克塔布爾王國和帕坦王國。這些尼瓦爾王國以其文化、藝術和宗教建築而著名,是尼泊爾的輝煌時代。現今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廟宇古蹟大多從那時流傳下來。

歷經分裂動盪的200多年,沙阿王朝(Shah Dynasty)在18世紀統一了尼泊爾,並將加德滿都定為首都,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今日。不過,伴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展開,大不列顛帝國的擴張影響到了南亞地區,尼泊爾與英國軍隊之間的衝突頻仍,最終爆發著名的英尼戰爭,廓爾喀軍隊就是在這場戰役聲名大噪。雖然未能完全擊潰英軍,但雙方簽訂〈賈南普爾條約〉,保持了尼泊爾的獨立地位。


虔誠祈禱的信徒 ©李智凱/旅讀


恆河夜祭在費娃湖畔舉行 ©陳育陞/旅讀

 

追尋自我的理想境地

二戰結束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國內反對專制的聲浪迫使沙阿王朝進行政治改革,實行憲政制度。不過悲劇依然發生,當時的國王比蘭德拉(King Birendra)和多名王室成員在宮廷宴會中遭到屠殺,國家一時間群龍無首,陷入內亂。在經歷了長期的內戰後,尼泊爾終於在2008年,正式廢除君主制,成為一個民主共和國,結束了世界上最後一個印度教王朝。在那之後,尼泊爾開始大力發展觀光業,有賴於先天的優勢,愈來愈多人選擇到尼泊爾旅行。

也許是疫情肇始,又抑或是世道日益艱辛,當今的人們不再追求傳統意義上的成功,他們向內自省,去專注生活本身;向外追尋,到世界各地旅行。對此,尼泊爾就是一個深埋在人們心中,從零開始、追尋自我的理想境地。他們之中,有些人走進廟宇、有些人深入叢林,有些人在喜馬拉雅山中享受萬籟俱寂,在一個國家,體驗多種的樂趣。而我也有幸在2025年伊始,在這個喜馬拉雅山下的神秘古國,完成屬於自己的Bucket List。


不怕生的天真笑顏 ©陳育陞/旅讀


尼泊爾的3千多萬人口中,約有80%印度教信徒,10%佛教信徒,其餘由伊斯蘭教、基拉蒂教(土著原始信仰)與其他信仰三分。©陳育陞/旅讀

 

****************************************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神在的地方──多面尼泊爾》
2025年2月號 第156期
https://orstyle.net/product/no156/

****************************************


李智凱
《旅讀》影音編輯

****************************************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