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修羅路:鄂圖曼蘇丹的生死登基戰

文_黃彥綾/旅讀 圖_ChatGPT
2025-04-07

綜看鄂圖曼帝國歷史,初期一名蘇丹要登基經常少不了腥風血雨。王子要躋身為蘇丹,究竟要經歷什麼呢?

 

王子時期,培養實力


©插圖由ChatGPT AI生成

為爭奪王座,童年時即需接受培訓。蘇丹的兒子通常被派往不同省份擔任軍政官,並在當地建立一套仿效當朝行政機關的模擬政府。正式繼承蘇丹之位後,王子時期所培養的內閣也會一併被帶進宮中,蘇萊曼一世的大維齊爾帕爾加勒‧易卜拉欣(Pargalı İbrahim)即是其王儲階段便十分信任的家臣。易卜拉辛出生自基督教家庭,一般認為他經少年充軍制入宮為蘇萊曼服務,才智與軍事實力兼備,為蘇萊曼平定埃及的混亂局勢。傳聞兩人之間不僅為君臣,更有著跨越友情的愛情,使得當時易卜拉辛有著「馬可孛(Makbul,摯愛)」的暱稱。

 

父王駕崩,殺兄屠弟


©插圖由ChatGPT AI生成

穆罕默德二世登基後,明訂:「我的任何一個兒子,由真主選為蘇丹,他為了更好的世界秩序而殺死他的兄弟們,都是恰當的。」1595年,穆拉德三世駕崩時,共計留下19位兒子,長子穆罕默德三世上位時,一度猶豫是否殺害幼弟們,最終不敵傳統,下令處決18位胞弟。據說送棺隊伍似無止境,全城哀慟不已。不曉得是否受此影響,下一任的艾哈邁德一世繼位後,並無屠殺其弟。日後帝國也不再有此行徑,逐步改為王朝內部決定、年長者優先的制度,進而導致「籠子(kafes)」的出現──蘇丹的兄弟會被關在宮中密室,長期處於幽禁狀態。

 

統御帝國,制衡內閣


©插圖由ChatGPT AI生成

綜合以上兩點,自小成長於弱肉強食世界中的王子,在長大成人後,行事作風多半強悍。尤其,即便他成為萬人之上的存在,依仗著軍事立國的鄂圖曼自有許多手握軍權的高官,稍一不慎便會遭到背叛,使得許多蘇丹專制、多疑。與「伴君如伴虎」類似,鄂圖曼帝國也有類似的俗諺:「成為大維齊爾就是一步踏進墳墓」,暗指朝廷的殘酷。面對這般處境,鄂圖曼的朝廷與民間也誕生出以詩歌或勸戒書談論帝國時事的作法。比如「這個世界的薩伊打倒王子,魯斯坦的陰謀擊潰了他的血肉身軀」,即以批評大維齊爾魯斯坦,暗諷蘇萊曼一世殺害兒子穆斯塔法。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在伊斯坦堡尋找鄂圖曼》
2025年4月號 第158期 https://orstyle.net/product/no158/

2025年4月號158期 在伊斯坦堡尋找鄂圖曼


黃彥綾
《旅讀》雜誌企畫編輯。1995年出生,中壢高中、新竹教育大學畢業,主修心理諮商系,卻因離不開文字,在校輔修中文系及文化與藝術產經學程。貓派,海派,期望未來都能以文字維生。

購物車
返回頂端